10.10学习孟子第四十六课--尽心知性(孟子的心性之学)。
alice的分享如下:
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思: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就是对生命很透彻的领悟,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知识技能,最多到德行的层面,很少有人能领悟或者很清晰的活在心性以及天命里面。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从知识到技能到德行的转化,如何能够知天命呢?知又分为普通的知和真正意义上的知。文字意义上的知,如孟子所说,尽其心者,先修这些教化,然后慢慢的明白什么是道,再通过认认真真的修道,明白什么是自性,再通过自性明白什么是天命。当一个人能明澈心性之后,看世间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就像我们看孩子玩玩具一样,不会执着,这是一个过程。有的有分享,有的是贪婪。心是保持不动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从执着中解脱出来。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先立定勤学,再去践行。从仁义礼智信,从五伦的教化中直接去做。只有做着做着才明白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源自于我们内心正真的成长,如果没有这种乐,谁又会坚持的学习呢?我们的现象固然是苦的,但是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是错的(这只是第一步),要分析苦的原因(是因为无名妄行产生的),引导自己走上静的状态。
修:下定决心勤学,静心。
艾婷的分享:
闻 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历程: 学习知识,学习技能,进入自身的融合,自身的德行,最后进入心性层面。在学习孟子的语句,文字方面,然后学习技能,化成我们的行动步骤,如果不到达心性层面是不够的。
思 怎样养勇?怎样知言?怎样养浩然之气? 一.孟子,尽心上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关键点:" 知天"。孔子曰: 五十而知天命。一个人对生命很透彻的领悟。«中庸»曰:天命之谓性。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知识、技能最高是在德行的层面。很少有人会去领悟甚至很清晰活在心性以及天命里。心性之学的目的,清清楚楚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天命,什么是自性,从而完成从知识技能到德行,这些积累转化的全部过程,由凡入圣。 二.如何能够知天命呢?什么是天命? 知,分为文字上的知,和真正意义上的知。 先修教化,明白何为道,通过认认真真修道,明白何为天性,何为自性,通过自性慢慢地真正清晰的体悟天命。知天意味着对自己心性层面完全光明,不含任何杂质,对于一切心内的执着都能看得很明白,自然不执着,保持心清净,明彻心性,看世间人的功名利禄不动心。好比进到一个孩子的游乐场,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他们把玩具当作所有乐趣的源泉,而我们很清楚那些是玩具,不会动心去和孩子争玩具,也不会嘲讽轻视孩子竟然玩玩具,而是很清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玩玩具是个过程。当一个人明彻心性之后大体如此。玩玩具能够玩出分享、贪婪,可以玩出智慧,也能玩出迷茫。明白心性的人走进游乐场,首先心保持不动,看得很清楚,引导孩子用一颗分享的心去玩,逐渐引导孩子知道自己在玩玩具,从玩具的执着中解脱出来,这个状态就是"知天"的状态。 三.道德经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天,地,人是一体的。古圣先贤们能够在没有科技的年代,可以悟到天体运行的规律,能够写出«道德经»«易经».....这些千古流传的不朽经典,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写的是人的本质,天地间的真理。圣人之所以能够知天,又与文字上所说的知天不一样。从文字上如何知天?"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如何尽其心?养勇、知言、养浩浩然之气,到达不动心。先立志,勤学,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不断的去践行,把自己的心打磨得光明剔透,然后尽性。从仁、义、礼、智、信,从五伦的教化之中直接去做。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朋诚友信。各安其位,素位而行。按照教化直接去做,原来怎么想的可能有错,这就是天道行的过程中,慢慢清晰认知到自己真的有错误,对于真知的理解只有做了才知道。圣人行动实践(明理之后才行动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先行动),过程中逐渐明白道理,知行合一,解行相正。 四'"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如果不学不习,内在的开心喜悦从何来?当我们能体会"乐",圣道之路,心性之学,真正开启。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不仅是要学,还要去做,而且能体会其中的"乐"。知道一个道理,不如我们真正的去做,做是因为认可,在践行过程中能体会到乐。"乐"从何来?"乐"源自于我们内心真正的成长,源自于我们真正对生命的觉醒。乐是从觉醒而来,这是坚持学习的动力。当然信念也是一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象固然是苦,学不仅仅是知道我们做错了,不仅仅是让自己看到我们的苦,我们有方法,有道,看见苦看见我们的错,只是第一步,分析苦的原因,知道苦和错是因为无明和妄想产生的。断掉无明、妄心,用正确的方法,用五伦,五常德,用六度波罗蜜来行,就能解除。回归寂静安祥的状态,看到苦的真相,知道疾的过程,回到寂静状态,引导大家走上一条修身,回归,尽心,知性,知天的路。"道"在日用寻常,"道"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道"从一个心念做起。 五."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守住慈悲,守住无为,心念不乱动,欲望不乱生,尽其心,一切都在这颗"心"上。当下我们如何去做? 不要沉浸在"曾经发生"对我们的困扰中,那是无明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踢开无明,开启智慧人生,每一步的尽心都是尽自己的这颗真心、不动心。用仁义礼智信去直接行,修行要真心,要直心,要有菩提心。经书里强调:"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直接,简单,有效。五伦直接去行: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朋诚友信。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波罗,直接去做。一曰学,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直接去守,一切都在当下这一念。相信,去行去做,当下光明,离"性"近一步,做了离"道"近一步。 六.人心中的无明是除不掉的,佛法基本正知见: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眼是色识,耳是声识,鼻是香识,舌是味识,身是触识,意是分别识,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那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 ,合称八识。意识田里所有的念想是无明,是妄心,不能绝对除掉,它都在,只是当下用的什么"念"而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用真心,妄心就会蠢蠢欲动 。一个人不能守住清静心、慈悲心,守戒十几年可能还会破戒,因为心不清静,静心不是把妄心除尽,而是指把真心彻底贯彻落实。尽心,尽其心,方法是直接去做,就能知性,当你在做时,直接取自性在做。见性不在文字,不在坐禅,见性在尽心,彻底贯彻落实,一步步去做时,自然能见性,否则,想着见性而失于行动,这本身就是妄心。六祖坛经曰: "见取自性"。惠能大师说见性"只向心觅,莫向外求。"佛性意义上的真心,一般都是用"性"来表示,性,不是脱离当下人心之外的东西,而是众生本具的"觉性",因此又作"本性""自性"。事实上,在众生自我解脱的意义上,心与性是二而一的,心即性,性即心,只要"于自心常其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自性就体现在自心的"念念无邪见"之中。所不同的是"性"一般多指无忆无念无著的心的状态,而"心"有时也用来指有执着,起妄念的心的状态。 七. 尽其心,就是尽真心,不是尽虚妄的文字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心,是真心所化现出来的具体的行动,做了,体会到乐趣。欲念不深,走在正道上时,更了解心性,更了解天,不停提升自己时,发现总有高人在前面等自己。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存真心,养本性,不让它受污染,用真心做事,让我们的本性保持清静的状态,不让任何妄念去污染,是以养性。道、天、地、人一体,殀寿不贰,活三十,活五十,活一百岁......,活多久是没有区别的,行归丘合,魂归虚无。区别在于: 知天了吗?知性了吗?
修 中庸曰:"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安居现状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明白道理后,修身 ,从自己的修身上面勤勤恳恳去做,不要从结果的欲望上去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