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与刘邦的互怼

这题目也够逗的,秦始皇是对皇帝的官称,刘邦是具体的人名,怎么可以并列来说?这不符合语法结构。还有,刘邦农民出身,且没做过大官,根本没资格和机会跟秦始皇对话;后来做了皇帝,有能力跟秦始皇对话了,可秦始皇都已经死了。你还写他俩的对话,这纯属子虚乌有!

哦,您说的对。我就是写着玩,您别当真。

我开始编故事了,各位听不听悉听尊便。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为什么设置这个场景?

我没多想,它是直接冒出来的,只是觉得这个场景适合讲故事,而且人可能因为外面下雪而回到屋里说话。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秦始皇和刘邦在喝酒,没有侍卫,没有歌女,他俩只是巧遇,而且都是皇帝,彼此都有耳闻,就坐下来聊天。

你是在写神话吗?

哦,我是在编故事。

秦始皇

借用阮籍的话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谁能想让你这么个无赖当上了皇帝。

你就是太自以为是了,论气魄与胸襟你还真比不过我。

我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你怎么跟我比?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你这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话是你说的,我可是文人的盛赞。

你是借老子的光,你那些先辈很厉害,我是白手起家,你怎么跟我比?

我的前辈很强大,但我也很强大。前面说了横扫六国,在统一的大秦帝国内我也是严刑酷法,谁敢不听。威武!

你的毛病就是无知且无畏。你就不懂物极必反的道理。要不是你这样恣意妄为,可能秦朝还能维持一些年。

那都是胡亥这家伙不争气,听信什么赵高,确实是有辱我的形象。

你以为就只是胡亥的无能造成的?你大秦的祸根早就埋下了,因为你信奉法家。

法家有什么不好,自商君辅政以来国家强盛,这才能统一天下。

商鞅还算不错的,他是个全才,除了法家思想还有儒家的底子。据说他曾到你的前辈那里游说,先谈王道,你先人不感兴趣,于是谈霸道治国,你先人来了精神(大秦的祸根不仅仅从你开始)。商鞅治国效果明显,国力强盛,民风淳朴。但商鞅死后的那些法家则开始变得险恶,讲究“术”,老哥你很熟悉吧?

对呀,对官员就得讲究管控之术,这样才能为我所用。

听你这话,就不会有好结果。更糟糕的是,不但你跟臣子玩权术,官员之间,官员与百姓也玩权谋,这就是不务正业了。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管理,官员们都变得谋取私利了。同时,你们的法律太严苛了,简直惨无人道。

乱世用重典啊,这都不懂。

你就是太自我了。你总是回避重要的问题,我是说你的国家管理思想仅仅靠法家已经窄化而且趋向堕落,完全丧失了思想的引领,完全物质化,一点朝向未来理想都没有了。用法家思想治国也就罢了,你还无所不用其极,那些严刑峻法实在是太不厚道。

刘邦

思想是什么东东,可以富国强兵吗?

你这是单眼看世界,国家需要富强,但随着国家的稳定,重点不应再是苛刻的压制,而是给人以安全和未来。更何况,你统一六国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该做必要的休养生息了。

我发现老弟你似乎很有文化了,原来不过是农夫。

没办法,咱原来基础不好,只能努力追赶。我是努力发挥自己有限的能力,在跟项羽打仗时我就意识到自己的才谋不足,但我知道,作为领导者,不一定自己才智第一,而是能把才智高的人的智慧发挥出来。所以,韩信啊陈平啊萧何啊等一班人,我都是言听计从,我虽然想不出那些策略,但我能判断策略的优劣,我知道他们的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最卓越的。

你毕竟是农民啊,哈哈,我完全靠自己的想法就统一了六国!

唉,你真是没救了,你总是刚愎自用,这成全了你,也害了你。甚至你本有的才智都没完全发挥出来,你陶醉在自己的成就中,而忽视了你可能做得更好。这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的功业已经空前绝后了。

好,我不评价你,你也确实很伟大,但不要忘了你的秦国没有风光几年。我也打下天下,而且其间的困难比你遇到的大多了,我从一无所有开始,最初还能打几次胜仗,但跟老项对峙时,就没胜过,那简直是一场场噩梦。

哈哈,你确实太弱了。

嗯,这个我不跟你犟。我的先天确实不足,但我知人善任啊,于是我取得了天下。而且我还意识到武力可以征服天下但不能治天下,所以建国之初即让那些大儒建章立制,我也发现这些礼制竟然可以让皇帝这么华贵。

哇,你这个乡巴佬,这回体会到皇帝的尊贵了吧!

你这个家伙,比我年长几岁就这么肆无忌惮的嘲弄我,不过我不在意了,我不需要跟你的计较。通过与那些大儒交流,我已经获得思想境界的提高。我知道我的文化思想不足,所以才把儒家的思想引进来,就是要充实和扩大我的生命境界。毕竟,我的思想与行为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子孙后代。

你倒是想得远。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那当然,哪能像你那么短见。只顾自己穷奢极欲为所欲为,满眼物质毫无思想。据说后世有个叫牟宗三的学者还评价过咱俩,我微信发给你,你不妨看看。不过咱先说好,看完不能骂人。

行,你发给我吧。

牟宗三:秦以近死之心,流于狠愎,一切观念理想尽铲除而无余……汉之所以能接受理想,则以高祖以布衣起自苍茫之原野也。唯天才始能尽气,唯尽气者,始能受理想。以其生命畅达而灵机活也。(尽气之尽,如尽心尽性之尽。始皇僵枯,非能尽气者,故不可谓天才。)

这个混蛋,咋说话呢?把你说成天才,把我说成一个僵枯的作死者,我得杀了他。

说好的不骂人呢?

——《历史哲学》阅读笔记之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