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一则题目叫《两颗树,你砍那一棵?》的小故事,故事不长,可很有哲理,拿来与大家分享,我们从中收获什么呢?
开学第一天老教授问学生:“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学生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学生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学生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学生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读此小故事,我想到了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路上,肯定有不断变化的各种条件的干扰和困难的挑战。
现在时间紧、任务重,绝不是“稍微用力”“一般水平”就能够轻松完成的 为防止个别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滋生怀疑应付情绪,突击填表报数、言之无物的开会部署等现象,确保脱贫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唯有牢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话:“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二0二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这就需要一大批脱贫思路清晰、敢于担责的领导干部来带领贫困群众撸起袖子、甩开膀、脚踏实地、齐心协力的干!才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