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要弄明白有子这段话的意思首先要搞清楚这段话的句式结构,不然解释起来就出现争议,其实有子的思维逻辑和亚里士多德的枚举归纳法有类似之处,什么是归纳法呢?亚里士多德在《论辩篇》里说:“归纳法是从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的东西,例如,如果内行的舵手是最好的,而对于赶车的人也可以这样说,那么,一般地说,内行都是最好的。”结合亚里士多德归纳法理论,我们来分析下有子这段话,首先从句式结构上来看,这一段话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这样拆解来,首先是针对个别事实道理的陈列,有子说了两条: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然后,是在上面两条之上对一般性理论的总结: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其实,这个句式同前面有子说的“孝悌也者,人之本与”一段话的句式结构是一样的,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然后再从中总结出一句普适性的道理来。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揣摩有子本人可能经常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思考学习。下面,我们对这段话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第一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是信用的意思;近,是接近的意思;义,是合理、合宜的意思。“信近于义”如何理解呢?比如你和朋友合作,你承诺朋友要完成某件事,你就要去做,这就是信用,是守信。但,承诺过的事很多时候不可能一下子完成、一下子兑现,中间总有个过程,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或者说你如何做才能让朋友感受到你是守信的呢?有子说可以用“义”,“义”又怎么解释呢?上面解释为合理、合宜,如何才算合理、合宜呢?比如,你可以把需要完成的事情拆解成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完成不同的模块或步骤,这样就接近合理了,为什么这样做才是合理呢?很简单,一方面对自己来说,可以做到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情;另外一方面对朋友来说可以增加朋友的信任。当朋友问你事情完成多少的时候,你可以很好的回答人家,这叫“言可复也。”让朋友知道你正在努力去做、正在一步步的解决所承诺的事情,这样朋友才会信任你,感受到你是个守信的人,是兑现承诺的人,在这里“信”也是初衷,这个初衷是就是彼此的信任的念头,因为这个“彼此信任”的初衷,才引发了后面的行为。
第二句: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恭是恭敬,对别人恭敬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取得别人的好感吗?取得好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最根本的还是希望别人认同你,那么,你一味的恭敬别人行不行?不行,恭敬过了头就成了恭维了,就有拍马屁的嫌疑了,拍人家马屁,人家心里会怎么想你呢?还会真心认同你吗?可能表面上和你打哈哈,心里已经拒你千里之外了,你若还不知趣的话,别人甚至可能会因反感而嘲笑、羞辱你,所以恭近于礼,仅仅一味恭敬不行,恭敬也要适度,这个适度就是“近于礼”,还要用“礼”来节制自己和别人间的距离,这道理就如同前面的“竹节”的譬喻一样,两根竹管间的距离再怎么接近,但也要有个“竹节”的界限,如此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的境界,因此,有子这一句和他上面所言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一句是有很大的内在联系的。有了礼的节制,“恭”才显得不卑不亢,也即如有子说的“远耻辱也。”
当然, 从前面有子所陈述的“信近于义、恭近于礼”这两句事实道理来看,信与义、恭与礼的距离关系用“近”字来表达,说明信并不绝对等同于义,恭也不绝对等同于礼。
第三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一句的争议也是最大的,要真正了解其意思,首先要搞清楚这里的“因”是什么?“亲”又指什么?很多学者将“因”理解为“姻”字的通假,将“亲”字理解成亲朋抑或所亲近的人,如此就成了依靠亲戚或亲近身边、自认为可靠的人了,当然如此解释也可自圆其说,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历史上“亲小人、远贤臣”的现象滔滔皆是。
但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层高度去重新理解它。“因”字我认为将其理解为初衷或初心更合适些,所谓初衷或初心就是你做事情前最初的、最原始的那个动机、那个心念。这个动机或心念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在有子这段话中,这个初衷则具体是以“信”与“恭”为代表,也即初衷是希望获得别人的信任,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亲”字则是指我们所采取的行动与当初那个“因”或初衷、初念的心里距离。“因”与“亲”之间用“不失”来表示,则意味着这个距离不能太远,太远了就容易失去,就不叫“亲”而叫“疏”了,亲近就变成疏远了。当然也不能太近,太近了就是“同”而不是“亲”了,就没有距离感了。若彼此不分你我则难免会流于小人同而不和之境地,另外距离产生美,没了距离就很难再彼此互相欣赏。
当然,有子这里通过对“信”与“义”、“恭”与“礼”这两个“因”与实际行动间的分寸关系的论述,进一步推论到更为广泛的事情的“因”与行动上面,他总结为“因不失其亲”做一件事,最好不要偏离你的初衷太远,可是一点都不偏离也不行,因此允许你偏离,但不要偏离太远,当然,更不能背离初衷。若能这样做,“亦可宗也”也可以此作为行为指导准则了。
综上,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有子前面“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一句与本段话背后所隐藏的重要思想都在一个“节”字上,都是以“节”为重心而展开的针对“和与同”两者内在关系的论述,读者需细细品味。(谭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