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的情书,真实的心意(上)

学校门口的商店整齐划一地摆上了精美包装的苹果,在即将到来的节日里,这个不久之后被称为最无聊的水果将迎来它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平安果”。

小艾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初中的小孩最喜欢过圣诞节,还是在那之后就不让学校过这种洋节了,在初中毕业之后,她再也没有觉得圣诞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了。但是此时此刻,身边的人提前一周就在校门口的文具店买好了厚厚一沓贺卡,那架势就好像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自己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善意,当然,相信那群老板们此刻也因这些纯真的热情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小孩子吧,总是能直面自己的情感并且毫不避讳地传递。小艾并不算其中的一员,她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些在她看来形容别人的话也好感谢别人的话也罢,目前都矫揉造作地只配出现在日记本里,而且她也没有一个好到一定要写满一整张贺卡字的朋友——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她秉承着礼尚往来的态度,没有提前写任何一张贺卡,而是等收到之后再做打算,毕竟对于那些宣之于口的善意,小艾相信他们都需要一个回应,他们也都是抱着期待的心情而提笔的。(原来也不是每封信都需要一个明面上的回应,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回应也代表回应;那些寄出去的信,也并不是每一封都真的需要一个回应)。

寝室长在圣诞节前一天,不仅给小艾写了贺卡,还给小艾准备了一个小型的梳妆镜,这个镜子没在小艾的桌子上老实待几分钟,就被同桌拿过去把玩了。

他好像对这类小玩意很感兴趣,她还记得小付在美术课上做的刻章被新来的美术老师大肆表扬一番后让全班都“传阅”欣赏了一遍。

哦,是的。小付成了她的同桌。

每次考试的成绩成为班主任划分学生层次的依据,所有人被打上了从第一层级到第四层级的标签,第一层级的人是组长,第一层级的人在底下看着后面三个层级的同学一批一批地上讲台,再从每一个层级中挑一个“心仪”的,最后组成一个四人的学习小组。

虽然当初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形容起来,却有一种莫名的恶心和羞耻感。可能不管是台上的角色,还是台下的角色,都是小艾不愿意去带入的。

这一次,小艾是第三层次,小付是第二层次。她一直都记得,组长选自己时小付满脸的不情愿,他想让组长选的,是跟小艾一个层次的,另一个很可爱的女生,那天他一直在抱怨自己的计划被打乱了,他甚至去找了班主任。小艾知道,他俩是互相喜欢的。

某天夜里她反复斟酌,终于加上了小付的小企鹅,结果他在列表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他的头像跟小芽的头像刚好组成了一对——那一刻,小艾甚至后悔加上了小付,她觉得自己像个笑话。小芽,就是那个小付心心念念想要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的女生。

这样的尴尬竟然又在学习小组中出现了。小艾完全没有跟自己喜欢的人一个组的雀跃,相反,当她看到小付涨得满脸通红地跟班主任理论时,她心里一片迷茫,她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到底该如何,她本不想当这个夹在中间的阻碍他俩的人,可命运就是喜欢把她架在火上烤,让她在焦灼中沉默地发疯。

结果是班主任没有同意,老班知道,这样的规则只要被打破一次,就不复存在,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小付垂头丧气地搬到了小艾身边,无精打采地度过了一天,小艾没有跟他交流一句话,或许是因为自己被嫌弃而自尊心腾起,也或许是因为不想让自己搅和在这样不清不白的事情当中。直到小艾把寝室长送的小梳妆镜摆在桌上,小付这才开口找她。

“你准备了贺卡吗”小付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小艾知道他是在缓和尴尬的氛围。

“准备了,不过都还是新的”小艾不冷不热地张口,顿了顿,“你需要吗?”

“啊?哈哈哈哈,我都可以啊,不用写太多啦”小付永远都是这么厚脸皮。

少女被这样的话语诧异到转头看向同桌,却不想对上了他打开的梳妆镜

“你看,这样我们不用转头就能互相看到了”一张已经略褪青涩的少年脸庞,弯弯的眼睛在镜子里直勾勾地盯着她,小艾的心尖随着浓眉挑动一阵发颤,对上那张脸,她唰得一下血压飙升,从脖颈腾起一团火直接烧到头顶。做作至极地把镜子啪得一下关上,“无聊吧。”他嬉皮笑脸地打开“不要,就这样放着。”

“我是说给你一张新的”小艾无奈地解释道,“不是我给你写”

“可是我没有要给的人啊”他盯着镜子里的小艾小声地解释,完全没有对自己刚刚的自以为是有任何窘迫的表现。

“给小芽呀”小艾自己都听出来声音里的酸意,压了压情绪,她故作轻松,“你肯定写过吧”

“不然你帮我写一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