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一 系统1和系统2
来自第一章《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P5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和系统2的定义广泛应用于心理学领域,但我在本书中所作的阐释更加深入,读者可将此书视为有两个人物的心理剧。
我们在审视自己时,往往更容易采用系统2,认为自己头脑清醒,富有逻辑,抱有信仰,善作抉择,能够决定自己想要什么和该做些什么。尽管系统2的运行体现在行动中,但自主运行的系统1才是本书的重点。我将系统1描述成自主而初始的印象和感觉,这种印象和感觉是系统2中明确信念的主要来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抉择的主要依据。系统1的自主运作诱发了极其复杂的理念模式,但只有相对缓慢的系统2才能按部就班地构建想法。
A1
系统1:现在是夏天,天气特别热,一进空调房,感觉好凉爽
系统2:拆书写预备表,一个技能点一个技能点去对应,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去对应
拆页二
来自第一章《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P8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本书紧扣两个系统相互作用这一主题,其内容与结构简洁明了。在书中我将指出,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你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通常情况下,这样也挺好的。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系统2在系统1无法提供问题答案时,就会被激活,这好比你碰到了“17×24”这样的乘法题,系统1无法给出答案,系统2便被激活来解决问题。当你遇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同样会感到自己有意识的那部分注意力会瞬间激增。另外,在系统1所设定的世界里,电灯不会跳,猫不会像狗一样汪汪叫,“猩猩”也不会穿过篮球场。如若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系统2同样会被激活。
“猩猩”的实验表明,想要察觉到令人惊讶的刺激物,就要对其予以关注。然后,那种惊讶会激发并引导你的注意力:你会将目光集中在令你膛目的对象身上,并在记忆中搜寻此事令人惊讶的原因。系统2还会起到持续监督你自身行为的作用—有了它,你在生气时也能保持应有的礼节;有了它,你在夜晚开车时也能保持警惕当你就要犯错时,系统2就会受到刺激,加速运作。回想一下,在冒犯别人的话即将脱口而出时,想把话咽回去是多么困难。总的来说,你(或你的系统2)所想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系统1引起的,但当事情变得困难时,系统2便会接手难题,系统2出马,所有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通常情况下,这种分工很有效,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如果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你认识的单词,你就能读出这个词—除非你的心思完全不在它上面。
I:系统1是直觉,第一印象,是自然反应。比较简单,直接。而系统2必须是集中注意力,行动比较复杂。比较系统。或者说系统一时信念,信念需要系统2去完成,两者时互相配合的,相辅相成的。
端午节,儿子放假3天,一直在玩手机,当我一次次看到的都是他在玩游戏,心里就冒火。可是如果直接训他一顿,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我在思考,怎么样可以和儿子更有效的沟通?让他少玩手机,抽点时间出来学习。
总结了以下步骤:
1.说考不上大学的坏处
2.说考上大学的好处
3.问他想不想考个好大学?
4.如果想,目标是哪个大学?要做到哪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5.目标分解:细化到每天要做哪些?
6.你认为你目前的行为是离目标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最后儿子说,知道了,他会安排时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