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几张破报纸,他书写了人生传奇。
报纸雕塑
25年前,他流落街头,靠别人的施舍和捡垃圾度日;
25年后他却成了报纸雕塑领域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
而创造这一命运传奇,他所依靠的材料,却仅仅是一桶桶垃圾。
美国密歇根州的Will Kurtz,曾是一个景观设计师,收入可观,家庭美满,甚至凭借在行业逐渐积累的声誉,建立了规模不小的工作室。
就在他梦想在景观设计行业创出一片天地的时候,却赶上了9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签约的项目锐减、被单方毁约比比皆是。
更糟糕的是当他争取下一个大项目,以为抓住了命运稻草的时候,
最终却发现这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巨大骗局,而他深陷其中,血本无归。
恩爱的妻子没给予他应有的支持,反而带着孩子离他而去,这让他陷入了人生中最灰暗的谷底。
负债累累无力偿还,曾经以为的幸福,却只是一场幻景。
他是个凡人,种种打击下来,再也支撑不住,
精神恍惚地他走上街头,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开始他还懊怒地拒绝别人的施舍,大喊“离我远一点,我不是乞丐!”
几天下来为了生存,他就不得不屈服,甚至主动到垃圾箱捡拾可吃的食物。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近20年,起初他也曾幻想东山再起,找那些老朋友寻找帮助,
但人们看到他这副“鬼样”,直接装作不认识。
几次下来绝望的他放弃了幻想,干脆安心当起了流浪汉,无忧无虑地度日,
每天要考虑的只是有顿吃的,有个不太糟糕的地方睡着。
但他毕竟曾是个设计师,流浪了没几年手指便“痒起来”。
看着那些和他一样被抛弃的边缘人物,看着他从未在意的日常生活中一幕幕场景
他总想做点什么,却无处下手。
没钱,没资源,没工作室,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讽刺的却是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一堆堆垃圾。
望着垃圾出神的Will突然有了灵感,何不试试用它们能做些什么?
看看垃圾桶里什么都有:废报纸,塑料,木板,电线···
最终他选择了废报纸,“报纸是脆弱和短暂的,就像生命本身的脆弱和短暂,
而那时在我身边的人和动物,哪一个又不是脆弱可怜的生命?”
“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我的人生就如白驹过隙,瞬间就会成为历史。”
瞬间顿悟的他决定不再放纵自己,而是用现有的资源改变自己的人生。
每天他先用捡来的木板和电线,搭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动物框架模型。
对于每一个细节结构,他都不肯轻易放过,仔细推敲打磨几天几夜。
最后才根据废报纸的颜色和形状,一层层覆盖粘贴。
如此研究,反复,调整几个月下来,才能用成千上万片精心挑选的废报纸打造出一件作品。
而谈及作为流浪汉时的创作过程,Will说:“最幸福不是作品完成,而是每天用捡来的废品换钱,买来胶水和胶带的那一刻。”
别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我是个流浪汉,每天都为生存奔波,
竟还有心思把钱花在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品”上。
他却不管别人的冷嘲热讽,埋首创作了整整20年,才被一名资深的艺术经纪人Bob偶然发掘。
“当时我路过Will的‘地盘’,看到他正自顾自地创作,我被他的专注吸引,决定和他聊聊他正做的事情。”
“我们越聊越投机,他决定带我去看看他的作品,当我走进那座废旧的工厂,我瞬间被震惊。”
“那感觉就像进入了一座从未开放的艺术圣殿。”
凭借职业的敏感Bob决定在征得Will同意的前提下,为其策划一次展览。
没想到这次小型的展览,却相当成功,人们被他的雕塑作品深深震撼,每个人,每只动物都仿佛在说着自己的故事,而这一切却仅是用我们随意丢弃的废报纸所塑成。
这一小小的展览,在艺术界引发了轩然大波,此后5年的时间,世界各大画廊纷纷邀他做展览,包括威斯画廊、安妮画廊、PN and Stricoff 画廊···他的作品也在全世界范围被高价收藏。
如今的Will生活也今非昔比,他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但他还是怀念那些捡破烂换胶水、胶带的幸福日子。
“当你一无所有时,你才能看清周围人的面目,才懂得珍惜身边的每样东西;
当你一无所有时,也是你重新获得的开始。”
图片源自Google,艺非凡编辑整理
如有商务与广告合作请私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