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让孩子找寻归属感和存在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早来到办公室,迫不及待打开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书——《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如饥似渴地读着,心里乐开了花,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武器了。

      正面管教是一种鼓励模式,它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孩子应该掌握的三个信念

1、我能行。(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里审视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并为改变自己的行为参与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

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建立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也就是所谓的去寻找存在感。)

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拥有个人力量,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对自己所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一个正面管教的教室,是学生们能够体验到犯错误没关系,并能够从这些错误中学习的地方。)

孩子应该掌握的四项技能

1、自律和自我控制(在一个没有威胁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形成自律和自我控制。)

2、与他人相互尊重(对话、分享、倾听、合作、协商解决冲突来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老师不再插手干预和直接替学生解决问题)

3、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接受犯错后承担责任的心态)

4、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能够根据情形做出反应)

其实,当老师愿意放弃对学生的控制,当学生们受到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机会选择而不是被命令,并和其他人一起解决问题,教室里的气氛就会改善,变成合作、互相尊重的氛围。(教室的氛围,非常重要,学生首先要处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里,老师要做学生的引领着和指导者,而不是去做控制他们的上司。)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室里面的学问

1、问与告诉

  为什么“问”比“告诉”有效?

告诉,通常会造成身体上的生理抗性,向大脑发送到的信号是“拒绝”。

尊重地问,造成的是身体上的生理放松,向大脑发出的信号是寻找答案。

2、冰山效应

心理学家鲁道夫说:“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孩子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他们就会做出“不良行为”来寻求自己的归属感,他们为寻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作为老师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当老师只处理行为时,他们常常会让孩子更加丧失信心,进而增加更多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感到安全时,他们就会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他们就会茁壮成长。当他们感到自己没有归属、没有价值时,他们会采取求存法则。

       今天读了两章,收获的确不少。阅读好比飞翔,它能把我们带到另一个世界,在阅读中被洗脑,在阅读中和大师对话,在阅读中让自己对教育又多了一份敬畏和尊重!

     未完待续,期待明天会有更多的收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 期 解 读 本 期 解 读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
    饮水思源806阅读 3,384评论 3 13
  •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管教”这个词常常被误用。很多人把“管教”和“惩罚”划等号,或...
    Sting阅读 2,102评论 0 2
  • 讲道理 我对芥末真的一直都是这样 若即若离 迷恋它独特的辛辣 还TM嫌人家吃多了呛人 真是题不对文 图不配心情 每...
    蒋一句阅读 514评论 0 0
  • “哇~你看!这辆车的后窗玻璃也贴了和我们一样的小贴纸呢。” 等红绿灯的时候,七七指着前面一辆白色SUV,像发现新大...
    羽扇纶巾_Q酱阅读 196评论 0 0
  • 门,仔细想想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字眼 为什么这么说呢? 门,可以是无形的 门,可以是有形的 每个人 都拥有一扇无形的...
    覃格尔阅读 264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