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是一个被预言会弑父娶母的孩子,于是他的父亲把他弃在山野,让他自生自灭。然而他被一个牧羊人发现,带到了另一个国家,在这里,他被当成国家继承人收养。
俄狄浦斯长大后,他又一次被预言将会弑父娶母,于是他逃离了这个国家和他的“父母”。
命运使然,他来到了他真正的故乡,在过一座桥的时候,一位老人粗暴地让他让路,他们起了争执,争斗中,俄狄浦斯杀死了这个老人。
然而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这个老人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这个国家的国王。
在城里,俄狄浦斯答出了狮身人面女妖的问题,拯救了整个国家,他被人民拥戴为国王,并按风俗娶了前王后——他的亲生母亲。
俄狄浦斯和摩西的故事有两个共同点,首先两个故事都是因预言而起,然后都是人们对预言的恐惧推进了事态发展。
如果人们并不在意这个预言,只是一笑了之,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或者如果残忍一些,不是把这预言中的孩子送走,而是直接杀死,那么也不会发生后面的故事了。
人们对于自己的命运都是有所忌惮的,他们害怕被预言言中,想要逃避开,试图去改变命运,然而却因自己的所作所为推进了预言。
俄狄浦斯的故事中,俄狄浦斯被送走,多年后阴差阳错地回来并且在不知情中应验了预言。
摩西的故事中,法老命令杀害全城的男孩,摩西被送走,却阴差阳错地被法老的女儿收养。
如果俄狄浦斯没有被送走,依然留在父母身畔,那又会怎样呢?
如果法老不杀害男孩,摩西依然留在父母身旁呢?
恐惧,往往成了推进事件的刽子手。
我们常说,顺其自然,到了与自己性命攸关的时候,往往就顺不了这个自然了。总想着去做点什么,去改变,去预防,去阻止,然而却似乎总是逃不开命运的安排,我们绕来绕去,最终还是回到了命运的安排之中。
俄狄浦斯最后幸福地和王后生活在一起吗?并不是的。
他和王后生下了几个孩子,在追查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时,俄狄浦斯意外的发现,自己竟然是那个凶手,同时也应验了弑父娶母的预言。
如果当时老国王坦然地面对这个预言,也许现在子孙满堂,和乐融融。如果俄狄浦斯坦然地面对这个预言,也许在另一个国度,他和养父母相处和睦。
但是他们都不够坦然,都选择了逃避,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然而逃避,永远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