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教育需要。身在农村,我们家还耕种着责任田。奶奶不但种自己家的地,还种着四老爹家的地。收蚕豆,收麦子,农忙季节,干活干到深更半夜,非常辛苦。
借来一台凤箱,摆放在院子里,打开电灯,映照着院子。奶奶和你举起一袋蚕豆,倒到风箱漏斗里去。你要旋转手柄,奶奶说:“你还小,不会摇。这风箱,摇快了小豆子被风吹到糠灰里去,摇慢了糠灰夹在蚕豆里。”
你给奶奶打下手。奶奶的蚕豆扇好了,装起来,你和奶奶把蚕豆提到楼梯间去。奶奶拎着一端,豆豆拎着一端,力气不小。糠皮扇落在地上,你用撮箕撮起来,装进口袋里。奶奶要往口袋里装蚕豆,你就帮奶奶张着口袋,相互配合。
孩子,爷爷一直教育你要热爱劳动。这习惯有许多你已经养成,也有许多正在形成中。劳动创造世界,我们享受着的劳动成果,享受着文明成果,全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
心灵的人手巧,反过来说,手巧的人也心灵,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多动手可以开发自己的第二智力,促进自己的第一智力。人们把读书学习看成是脑力劳动,把干农活看成是体力劳动,这样分是有道理的。
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不是就截然分开?不是这样的。听课是脑力劳动,写作业就属于体力劳动;思考属于脑力劳动,把思考成果呈现出来,就属于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