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麦克唐纳在坐车途中偶然看到一块广告牌,上面的文字跟一起未侦破的案件有关,久久不能忘怀。根据调查后,他发现那起案件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有关,于是电影《三块广告牌》诞生了。
电影的开端是一位悲伤的母亲在艾登镇一条偏僻的小路上,竖起了三块广告牌:
“爱女惨遭奸杀。”
“还没抓到凶手。”
“怎么回事呢,威洛比警长?”
到底怎么回事呢?是什么让事件走上了激进的道路?女主角米尔德雷德的女儿在七个月前惨遭奸杀,七个月过去了,案件一点进展都没有。痛苦绝望的米尔德雷德觉得就是警局的不作为,所以才抓不到凶手。在面对电视台的采访时,她说到:“我女儿的骨灰就埋在六英尺的地下,而这帮警察每天就吃吃甜甜圈,抓抓在停车场玩滑板的小屁孩。”她唯有求助于舆论,向警局施压,希望能案件早日破解。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我们早已经身处在一个法治的社会,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什么还需要借助舆论的力量呢?
英国的一项实例证明,当个人受到重大伤害时,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可能性会诉诸法律程序。在美国,如1000美元以上的民事案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美国人会与律师联系,律师只就其中约二分之一的案件起诉,诉后能够走到法院审理的这一步,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因为很多事情是法律解决不了的,联想到去年的江歌妈妈事件、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杭州林爸爸事件便可知一二。央视的女记者于丹出过一本书《声音》,里面有一段是这么说的:“有不少农民与律师找到了电视台,倾诉不平,寻解公道。我问过农民又问律师:为什么不走法律程序而找电视台呢?律师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觉得舆论比法律更有力量。”
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舆论的力量对于案件的破解是否有帮助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是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当米尔德雷德在小镇上竖起了广告牌之后,没有人理解她。神父来找她谈,让她把广告牌卸掉;牙医跟她说在广告牌这件事上大家都支持警长;更有威洛比警长的朋友跑过来来警告她。他们都觉得米尔德雷德太自私了,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他们觉得仅仅是因为她的女儿死了,就要引起全镇的轰动吗?真是太自私了。
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如果自己遭遇这等事情时,又该如何呢?也许他们自信自己此生,永远不会摊上什么事吧!
这让我想到最近看的一本书《我与地坛》,里面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后来得知,约翰逊跑出了九秒七九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条消息:他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
这段话让我感动至深。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于受害者的态度更多的是批判,是侮辱。比如常常有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不是你穿着暴露哪里会被性侵”......
其次,剧中的人物或多或少的都因为广告牌事件而受到了伤害。帮她弄广告牌的经理被打成重伤住院;她的同事受到牵连而入狱;她送儿子上学,被儿子的同学朝车子扔垃圾;迪克森被警察局的大伙烧伤。
但很欣慰的是,那些受伤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对米尔德雷德实施打击报复,而是温柔地帮助她,理解她。这也是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正是一群受过伤的人,眼里都是包容。
若是我们自身要是因为别人的案件而受到了什么无妄之灾,可能第一件事就是找人赔偿吧。
在影片的最后,迪克森费劲全力去获得凶手的DNA,可最后结果显示与罪犯的DNA不符合。但他们还是决定去找那个嫌疑犯,计划着要去杀掉他。这是最后的希望了。那个嫌疑犯到底是不是凶手呢?没有人知道。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警察的懒政吗?从威洛比警长的视角来看,他并不是一位只会在上班看漫画的警察。相反,他为这个案件付出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调查。他在小镇上深受居民爱戴,声望很高。在家里,他爱妻护女,是一名好警察。而且他还身患癌症,时日无多。
法律没有用,舆论也没有促成案件的进展,更别说道德的审判了。这里面没有坏人,他们都在为案件的侦破而努力着,可凶手仍然逍遥法外。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很无力,无可奈何。
其实,米尔德雷德所遭遇的情况就是我们尴尬现实的写照。不管是你是普通民众或是网络大V,不论你是公司职员或者有钱人,在面对较重大的侵权事件时,都和那些拉起横幅讨工资的农民工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由于一些情况,树立三块广告牌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更多的是通过社交网络来传播,但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我们唯有期盼,自己千万别摊上什么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