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萧何这个人。萧何,他是沛县丰邑人。通晓法律,处理一切事务都能够得心应手,无人能够比拟。曾经担任过沛县的芝麻官儿。
刘邦还在做平民的时候,萧何就很多是利用这个官吏的身份来袒护他。然后刘邦担任了亭长,小何还是经常来帮忙。后来,刘邦当了沛县的地方官,有一次要到咸阳去办点事儿。同僚们都送他点钱做路费。送多少钱?大伙儿都300块,但是人家萧何却送了500块。这随分子也是比较大方哦!
当时秦朝有一位御史奉命去监督一个地方的政治事宜,经常跟小何在一起办事,小何经常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清清楚楚,因此他就有机会做了泗水的一个小官儿。在考核政绩的时候啊,总是名列前茅。这样看来萧何做官真是一个上级喜欢、下级爱戴的一个角色。
当时这个秦朝的那个御史大人,就向皇帝推荐真朝萧何到朝廷里面去加以重用。然而小何就再三的推辞,才没有被调走。我想。当时的萧何,即使被推荐进入朝廷里,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为什么呢?那时候的官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格局。你一个新人再怎么能力?去皇城根儿那种地方,绝对是低人一等的,再加上没有强硬的后台,很难有出头之日。
后来刘邦起兵于沛,被推为沛公,他就经常让那个萧何来督办他的事物。刘邦的军队攻占了秦朝的都城咸阳,这些兵将都是争先恐后的跑到秦朝库房里面,抢劫的金银财宝。然而只有萧何进到宫里面,首先就是收集秦朝丞相和御史们的法令命令,地图,户籍本等等这些东西才是最有用的。
刘邦被封为汉王的时候,他就请萧何担任他的丞相,当时项羽就跟一些诸侯,一把火烧了咸阳城然后纷纷离去。大家都知道,项羽就是一个土包子,喜欢用武力来办事。刘邦之所以能够全面了解全国各地的军事要塞、居民户口、地方财力,还有那些个民众所关心的各种国计民生的事情,都是因为当年萧何全部获取了秦朝的文书档案等等这些重要的资料,他这一手干得真漂亮!
刘邦带领军队东征,萧何当时作为后方留守汉中征收赋税,安抚百姓,发号施令,利用这些地方的物资来补给军队战略物,很好的完成了后勤工作。
刘邦当汉王的第二年,它又联合各地的诸侯攻击项羽。萧何再一次留守关中,侍奉太子。他做了哪些实事呢?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营造宫室官府等办事机构。每一件事情都往上报,刘邦总是同意并且准许实行。有些紧急的事情来不及向刘邦申请,那他就是先斩后奏,等刘邦回来之后再去补报。
刘邦的军队中,很多逃兵跑掉,萧何经常发动关中群众组去补充汉军的缺位。可以这样说,萧何就是处理国家事务的万金油,哪儿需要就去哪儿。
我们从这几件事当中可以看出刘邦对他特别的信任,他真是老板的贤内助啊!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刘邦真的对萧何是百分之百的放心吗?其实按照常理来看,萧何应是刘邦最放心的人之一。然而对于刘邦这样一个人来说,多疑是他性格当中的一大特点。
那是刘邦当汉王的第三年,刘邦和项羽正在对阵。刘邦就专门派来特使多次来慰问萧何,说,老萧同志你辛苦啦,一定要保重身体呀!
这时幸有一位姓鲍的先生来提醒萧何说:汉王日晒风吹、风餐露宿,而还屡次派人来慰劳你,这不是对你有多好,他是因为对你有疑心。如果说真的是这样,你应该怎么办?你应该把你的子孙兄弟亲戚好友都派到部队当中去,让他们参加战斗建功立业。你这样干的话,那汉王一定能够更加的信任你。
没想到萧何听从了这个计策,把他家里面的那些能干活的,能扛枪的都派到了战场上去当兵了,刘邦果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发现,不是臣子如何的精忠报国,当主子的就对你100个放心,虽没直接表达出来,但是从一些细节当中就可以看出主子的疑虑。所以聪明的人。往往通过这些细节,能够观察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问题,并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今后的路走得放心睡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