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Strategy):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DP][大话设计模式]
我们先看看策略模式的结构图与基本代码:
Strategy类,定义所有支持的算法的公共接口
//抽象算法类
abstract class Strategy
{
//算法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ConcreteStrategy,封装了具体的算法或行为,继承于Strategy
/// 具体算法A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 Strategy
{
/// 算法A实现方法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算法实现
}
}
// 具体算法B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 Strategy
{
// 算法B实现方法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
}
// 具体算法C
class ConcreteStrategyC : Strategy
{
// 算法C实现方法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
}
Context,用一个ConcreteStrategy来配置,维护一个对Strategy对象的引用。
//上下文
class Context
{
Strategy strategy;
// 初始化时传入具体的策略对象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上下文接口
public void ContextInterface() {// 根据具体的策略对象,调用其算法的方法
strategy.AlgorithmInterface();
}
}
客户端代码: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text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ConcreteStrategyA());
context.ContextInterface();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ConcreteStrategyB());
context.ContextInterface();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ConcreteStrategyC());
context.ContextInterface();
Console.Read();
}
由于实例化不同的策略,所以最终在调用context.ContextInterface();时,所获得结果不尽相同。
总结:策略模式是一种定义一系列算法的方法,从概念上来看,所以这些算法都完成的相同的工作,只是实现不同,它可以 以相同的方式调用所有的算法,减少了各种算法类与使用算法类之间的耦合。
优点:
1.策略模式的Strategy类层次为Context定义了一系列的可供重用的算法或行为。继承有助于析取出这些算法中的公共功能。
2.策略模式简化了单元测试,转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
3.简化了客户端的代码,使代码层次更清晰,消除了类中的条件语句。把一个个行为封装在Strategy类中。
应用:当在分析过程中听到需要在不同时间应用 不同的业务规则,就可以考虑使用策略模式处理这种变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