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中心】书生意气(22)

二十二

离开赵家时已经近十点。

李达康和赵家人礼貌道别,打电话通知自己的司机来接他。

秘书电话里问他,要不要找家酒店将就一晚。

李达康看看身后省委大院绿树掩映中的点点灯火,闭了闭眼睛,“回林城。”

车行在京州市宽阔的迎宾大道上,双向八车道的路面深夜里没有太多车辆,路况很好,司机一不留神车速飙的有点高,秘书瞟了一眼仪表盘,轻声提醒让他注意车速。

林城市委书记的公车在京州超速违章被人寄罚单,市委办怎么丢的起这个人?

李达康听到他们交谈,敲了敲前排椅背,“把广播打开吧,开夜车,有声响能提提神。”

秘书转头过来,“挺晚了,书记您稍微眯一会儿吧,您放心,我也看着路呢。”

他的声音尊敬又柔和,微微放轻了语调。

李达康看着这个年轻人,明白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他。司机看他太辛苦,希望能早一点回到林城,让他能多睡一会,同时也怕这安安静静的,夜路走长了自己精力不济出了事。秘书却不敢陪他聊天,怕影响了李达康在车上难得的平静补眠。

李达康微笑起来,“安全第一,开吧。”

秘书于是坐直身体认真地调频,关爱男性健康的不能要,讲述情感纠葛的不能要,午夜惊魂鬼故事不能要,相声选段……是不是又太闹腾了?

挑挑拣拣,找到一个点歌频道,他犹豫了以下,放开了手。

午夜电台主播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慢慢地钻进人的脑海里,仿佛整个世界都跟着慢了下来。

他讲述这座自己生长的城市,阳光下温柔的海岸线,起风时老房顶上簇簇颤动的茅草,石板桥上微微湿滑的青苔。

期间接入一个个电话,晚归的人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孤独和感悟,有深夜未眠的程序员,有步履匆匆的打工妹,有开夜车的驾驶员……外来的人讲述生存不易,也讲述这座城市的包容开放,本地的人回忆幼时种种欢欣,也感慨目今奋斗艰苦。

李达康坐在后排静静倾听。

他想,这就是京州的烟火红尘。

六百万人的生活,赵立春就这样轻飘飘一句话,就打算交到自己肩上。

李达康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并自认也是一员干将。

但对于接手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城市,他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遥远星空的冥冥不知处,金山的老支书依然在望着他。那沟壑纵横的苍老的脸,那稀疏而灰白的发,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慢慢不再清晰,只那一双眼,在脑海中越来越明亮,甚至带上了静默的审视。

轿车行过街角依然亮着灯的便利店。

路口闪烁着的警灯和正在处理事故的民警。

收费站坚守岗位的带着白手套的年轻姑娘。

电台里不紧不慢的声音,那些鲜活的人民。

李达康头上的乌纱帽涂着人血,多年来压着他谨小慎微步履深沉。他性格倔强,对人对己严谨自持,因而头上越是沉重,越是要挺直了脊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

如今真的再压上京州,未来又将如何?

赵立春深不可测,居上位久了,收拢人心驾轻就熟。

这一晚的种种措置,赵立春的每一个动作,赵瑞龙和二小姐各自的话语,乃至于刘新建的示好举动,在李达康的脑海里反复重现。

赵立春按在他肩膀上的手,那瞬间而来的烧灼感,那被特意放到面前的豆腐,和二小姐训斥赵瑞龙的话语。

所有的一切都平淡自然,而又隐含着动魄惊心。

赵家是那冰面下的深渊,李达康一心向着前方的灯塔行进,深渊里却有着塞壬在歌唱,冰面迸裂的声响细不可闻,传在行者耳中却惊雷滚滚。

他想跑开,却无法走快,他的身上背上压着太多的东西,逼着他必须缓步前行。

而这京州,他无法判断到底是在冰下的漩涡中,还是在那光明的灯塔旁。

电台里咿咿呀呀唱了起来,在晚风中飘起来,有一点点的热闹。

秘书皱了下眉,伸手去换。

李达康听了一耳朵,是《生死恨》的选段。

韩玉娘在辛辛苦苦地规劝: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胡儿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

赵家的寿宴富贵堂皇繁花似锦,他却更喜欢这满目的市井烟火和朗月繁星。

那么就这样吧。

他想。

距离赵立春是远是近,并不妨碍自己的定力操守,不管是林城还是京州,在赵立春治下的汉东,是同样的沧海横流,早就该习惯了不是吗?

他爱着林城的人民,也爱着京州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和理想,需要更为宏大的版图去描绘。

无非临渊履冰、更加谨慎。

为今之计,更为重要的是抓紧时间,把手上主抓的事情做完。

对于林城,他心中始终保有一份柔软,这座城市有他太多的情感累积,舍不得、也放不下。

李达康搓搓脸坐直了身体,他拍了拍秘书椅背,“帮我记一下,明天发个会议通知,召集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就业再就业办等部门主要领导到市委开个会。”

“好的李书记。”秘书打开手机记下,“议题呢?”

“让他们结合中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从各自角度对我市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春招要开始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地的就业形势都比较严峻,如何尽可能的创造就业岗位、减少社会余量劳动力蓄积,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绝不能在最后的这段时间,给林城留下一个烂摊子。

彼时的李达康没有想到,这是他在林城市委书记任上,为这座城市做的最后一件事。

三天后,党政机要网传来汉东省委组织部的通知,通知林城市委书记李达康同志前往参加中央党校的春季班培训,时间三个月。

--------------------------

林城副本结束,要开新地图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一、 十六年的时间是足够改变一个人的。 何况被调到林城的那一年,是李达康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自那年以后,他身上的...
    aujh阅读 1,223评论 1 3
  • 迷离的眼 凌厉的风 灰烬扑面而来 通体是淡淡的烟熏 四散开来 似故乡那般 只是故乡的烟里 和着温馨 檐角几棵墨色的...
    一眚阅读 189评论 0 0
  • 我们常见的证据中总是会有一些数据作为支撑。但是这些数据真的可信吗?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数据才不被其蛊惑。 比如我们经常...
    叹谁逍遥阅读 3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