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我们会听到以下句子:
1、hi, David,帮我去follow一下这个case。
2、今天我得到了华尔街的offer。
3、今天presentation的主要内容是.....
4、这个project很重要的,我们来讨论一下吧
5、Mark,你帮我update一下我的schedule...
6、我的assignment还没做,deadline快到了呢...还有finals, OMG..
7、今天agenda出了吗?赶紧跟一跟。
8、不要随便judge人好么?
9、我们不是同一个level的人,呵呵。
当很多人听到这些中英文夹杂的句子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
这人真装B。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
能不能中文里不要夹杂英文?
你英文好,就显摆?
洋腔洋调,中文不会说啦?
然而,那些操着这些“中英夹生”的人,会这样回应:
我说习惯了。
我脑子当中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单词。
我觉得这样说更省力啊。
我身边的人都听得懂。
我好像一下子想不到中文怎么说了。
这个中文怎么说来着?
哦——对,就是XXXX
这不是很正常吗?我身边人都这么说...
2
下面小弟不才,斗胆分析下双方的心理状态:
讨厌中英文夹杂的一群人,更多讨厌的是:
中英文夹杂矫揉造作的说话习惯和方式。
讨厌这种形式的人,大多居住在中国,日常会话都是以中文为主,英语基础薄弱,很少听到这种中英文夹杂或全英文的会话。全英文会话基本听不懂,所以对于外国人,更多人会抱着“好奇”或“崇洋媚外”的心态。“诺,你看——洋人额,外国人额...,这个国外人还是挺漂亮的,那个外国人还是挺帅的...眼睛蓝色的,蛮好看的...”
由于语言环境的纯粹性和一致性,让大家在这种说中文的环境中,感到舒服,感到有安全感。但一旦出现了一种中英文夹杂的声音,大家就会觉得很刺耳,因为一部分听得懂,一部分听不懂,这就在他们眼中成为一种“显摆”和“装逼”。因为是同类人,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状态。如果是一个外国人说半生不熟的中文时,我们就不会产生这种心态。第一,大家觉得外国人说中文不容易,说的不好可以理解;第二,外国人毕竟不是中国人,ta没有必要在国人面前秀中文,所以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人,不会感受到压迫感,反而抱着一种“乐于助人”的心态,当然还有一丝丝的民族荣誉感和优越感。
且说到中国人说英文,如果是纯粹说英文,很多人会觉得那人是在学习,并不是所谓的装逼;因为装逼的前提是故意显摆,故意显摆的前提是,让对方知道你知会的是什么;如果是你说着一口纯正英文,大多数人会说:“你英文那么好,肯定过了专八吧?在哪里留过学啊?你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应该都听得懂吧?有空,帮你侄子辅导辅导英文呗。”
而中英文夹杂就要招到炮轰。
中英文夹杂不纯粹,就像是私生子一样,血统不纯正,不能进入到皇室。要么中文,要么英文,你选一个吧。否则你就是异类。土不土,洋不洋,听到中英文夹杂的句子,浑身上下就不舒服。因为听者一知半解,像是话说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你说难受不难受?
中英文夹杂不统一。不统一的文字格式、表达形式和发音方式,会让人觉得不正规,不正式。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从而提高警惕感,甚至给人一种攻击性的意味,从而给人一种压抑感。这个就像你听到“O~~~~”的狼叫一样,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一样。
“就你英语好!”“你英语好,咋不上天捏?”“拜托,能不能不要说英语啊?”“你欺负我英语不好,是吧?”“你欺负我听不懂,是吧?”
3
哪些人对中英文夹杂,会没那么反感?
1、有一定英语基础底子的;
2、留学过的人;
3、在外企工作的人;或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人;
4、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
5、不排除还有其他类人群。
我本身在美国留过学,所以对于这种说话方式,我可以理解的。
因为长期跟外国人待久之后,有些单词的第一反应确实会变成英文的,所以在交流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中英文夹杂的现象。这就是涉及到语言选择的优先级。我们在表述意思的时候,肯定会选择最优路径,最简明最快捷的方式进行意思传达,而不喜欢动脑子绕弯子。因为翻译的过程本身很费时费力。但是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思考对方能否喜欢某种沟通方式,并能接受到信息。
留学回国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很难适应全中文的环境,甚至在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大改变。大家都知道,美国用餐都是自己吃自己的盘子,但是中国人讲究热闹亲切,所以会用筷子夹菜,当时我就觉得很不卫生,因为习惯了国外的用餐习惯。后来慢慢地,才能理解这种夹菜文化。所以,思考问题角度和文化差异确实会造成语言及行为上的不同理解。这里涉及到文化上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当然language shock也是文化休克中的一部分。而且这方面体现地很明显。也就是说,当你适应了一个全英文的交流环境,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很难一下子从全英文环境中摆脱出来,一下子适应全中文的环境,但是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慢慢适应之前的环境,从而“正常”说话。所以这里涉及到适应性&环境影响(族群语言/行为的一致性)两个因素。
Culture shock is an experience a person may have when one moves to a cultural environmen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ne's own; it is also the personal disorientation a person may feel when experiencing an unfamiliar way of life due to immigration or a visit to a new country, a move between social environments, or simply transition to another type of life. 摘自wikipedia。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摘自百度百科。
当然这个也涉及到个人意识问题。我个人心里一直认为“中英文夹杂”是不适宜的,因为特别是跟家人沟通的时候,我还是这样说话的话,会造成沟通障碍。我这里提2个小建议:第一,如果忍不住用英文单词,建议在说完英文之后补充说明一下中文解释,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想起来的;第二,尽量有意识地规避用英文,而是通过脑子思考翻译,再说出来,刚开始可能会比较费时费力,但是这会很快帮助你恢复到母语的说话状态。
4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一定要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倾听对象的感受。从对方角度出发,选择适宜的话语进行对话沟通才是权宜之计。比如你在外企,说这些“中英文夹杂”的话,很少人会觉得你是在装B,因为他们能理解并听懂你的话,而且他们习惯了这种说话氛围;但是如果你去大学讲历史课的时候,还操着这种“中英文夹杂”的口气,估计很多学生会觉得你太“洋”了。“海归吧?海归了不起啊?就会拽几句英文”
最后的最后,严肃揭穿一下那些伪装的“中英文杂碎”,这种最要不得(当然当笑话看,还是不错哒):
Today去了趟shopping mall,下午去跟friends打了圈麻将,还喝了tea,真的非常happy。
来是come去是go,你的English真的好棒哦,我真的非常envy you。
这里放一个彩蛋:感受一下这个例子,如果母语说得正经起来,你也会觉得不适应呢?
操着CCTV播音员的口吻,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说:
您好,戴维德先生,早上好。
不好意思,爱丽莎小姐,您迟到了。
原创作者: 一个在微信上的英语教书匠,斜杠青年,会写文,会组织活动,会教书,热爱演讲,热爱分享的蛋蛋老师。喜欢我,就关注我吧。如需转载,请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