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公交车

因身份证到期更换,后续的琐事便接踵而至 —— 银行的信息得一一更新。好在如今便捷,那些发来短信提醒的银行,在手机上点点屏幕就能搞定,省了不少奔波。可总有几家银行没那么 “贴心”,没发任何通知,无奈之下,我只能亲自跑一趟镇里的网点。

反正时间宽裕,我选择了坐公交。我们这儿的公交系统发达,每个村都通了车,不用猜也知道,这背后肯定有政府的补贴,不然单靠客流量,怕是很难维持。年轻人大多有车代步,这些公交车便成了老头老太的天下。他们拿着老年卡,坐车不用花钱,平日里就靠着这公交车出门买买菜、逛逛街,碰到熟人间还能唠唠家常,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和到城里的公交车不同,村村通的小公交车上的人通常不多,也就清晨那班送老人去菜市场的车会热闹些,其余时候都显得格外清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公交车司机都非常尽心尽责。每到一个停靠站,只要有老人上下车,司机都会耐心等待,直到老人们稳稳当当地站稳或坐好,确认安全了,才会缓缓起步。这份细致与耐心,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显得格外珍贵。

那天,办完事往回走时,车上渐渐就剩我一个人。公交车慢悠悠地穿梭在各个村落间,我也趁机透过车窗,好好 “观光” 了一番各村里的景致 —— 简欧的房子错落有致,路边的野花被烈日和暴雨摧残的有点可怜,倒是行道树还算精神。偶尔还能看到只狗在门口睡着,一派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

返程时,还是早上那位浓眉的中年司机。车子行驶到加油站时,上来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太。司机见了,立马快步下车,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太,一点点帮她挪到车上的座位旁,又转身将轮椅折叠好,搬进车厢放稳当。我坐在一旁默默看着,起初还以为这老太是司机的亲朋或邻居,不然怎会如此上心。

可等到车子到了老太要下的村子,司机又一次下车,先把轮椅搬下去展开,再搀扶着老太慢慢坐到轮椅上,确认老太坐稳后,才挥手跟她道别。直到这时,我才反应过来,这不过是一位普通的乘客。看着老太推着轮椅,在水泥路上慢慢挪动的背影,我心里满是疑惑,忍不住跟司机聊了起来:“这老太都这样了,怎么没家里人来接送啊?”

司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这老太是神经压迫导致腿脚不方便,不是偏瘫。她这人啊,健得很,每天乐呵呵的,就算这样,也不愿麻烦人,经常自己坐着公交去医院复诊买药,去超市买东西,到家后还要种种菜、做做家务,家里的活儿一样都不落下。”

听了司机的话,我望着窗外掠过的野花,忽然想起老太转身时,轮椅扶手上挂着的那塑料袋 —— 里面依稀是一盒盒的药。再想想司机弯腰搬轮椅时,那宽厚的背影,又想起那些清晨坐车去买菜的老人,手里拎着的刚出炉的烧饼或米糕。原本只是为了办件琐事的公交行程,倒像是意外捡了份礼物。后来再听见有人抱怨生活累,压力大,我总会想起那天的画面:老太脸上笑着的皱纹,挪动的背影,还有司机耐心等待的静默。你看到的岁月静好,是有人愿意为陌生人多费点劲,有人愿意在难里也把日子过出烟火气,才慢慢攒出来的。

车子快到村口时,司机又停稳了车,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慢慢走上来。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浓眉上,也落在老人手里的布袋子上 —— 里面大概是刚给孙辈买的零食。我坐在座位上,忽然觉得,这样的平凡旅程,比任何刻意的 “感悟” 都更实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