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打开电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正在上演。一位选手提到了大会的图标——一轮水墨风的清朗圆月。我的思绪瞬间被这轮明月带走了。
诗词大会,承古喻今,上下千年,为何偏偏要一轮明月来代表?为什么不是山川、江海、或者太阳?自忖诗性原来总是借着月色才肯如烟似雾般袅袅升上来,与当时当地的空气、味道、光影、景色氤氲在一起,化学反应般,一首绝句或五言的灵魂已然成形,只需寻着一个合适的人儿,借着他便可来至这世上,让我们这些懵懂混沌的人儿能一窥神祗。也许,月,正是这过程中不可少的一味吧。
我们国人喜欢诗,至少在隋唐盛世是如此。今天,谈到诗,一个似乎与这个喧嚣的时代隔膜而遥远的词,最有可能得到的反馈也许就是茫然和无语。但是我倒也并不担心。因为眼见孩子们还在吚吚呀呀的念着唐诗三百首,眼见温润如玉的少年也还是有,眼见文学青年至少在公众号里还不难找。所以未来要想读到好诗也还是有希望的。
只是眼下,现实中,身边,作为一个奔四青年,却不敢多提诗,不,是不敢提。会紧张,难为情,会不知所措,会脸红心跳,因为与环境实在不协调;因为大家只要结果;因为不创造GDP;因为会和你谈诗的人约等于无;因为你渐渐也不知道诗到底在说什么;因为你也有好久没有驻足抬头望月……
月,其实与日相对,主阴,冷,被动。月出来时,多数生灵都在暗夜中偃旗息鼓,静待黎明。我们觉得月美,诗美,因为它不像太阳那般耀眼,热情,让你难以直视。月反射出来的阳光却能让你更好的观照自己,让生灵暂停残酷的生存恶战,修养调息。也许,月色下的我们才是真正在享受生命,更加自主、清明、有灵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