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改变

《易经》里说:世间的万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细细品味,好像找不出亘古不变的事物。

以前的自己,记忆里总是乐观爱笑,遇人也是言语未出笑意先至,好像没有什么烦心事儿。家人朋友也都总说我好像没心没肺的样子。岁月变换,再看今时今日的自己,笑容好似不再成为标配,生活也不再无忧无虑,再想——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是什么呢?

以前做的工作是销售,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甚至有时都会说的口干舌燥,也是不亦乐乎。婚后离开职场之后,生活的圈子突然变小了。离开职场,回归家庭,随着时间流逝,同事朋友之间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联系也就少了。围绕身边的就剩下生活的油盐酱醋,每天联系频繁的也就是生我的和我生的,逐渐脱轨进入了基本无社交的区域且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度过了一段没有突破自我的时光。

每天沉浸于全职带娃中,偶尔读读书解解闷,刷刷视频打发打发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蓦然回首,已然不擅长于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结交朋友了,好像成了社恐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越来越发现孩子有一颗迫切的想要结交伙伴的心,但是无形当中却总也迈不出第一步,总是用着渴望的眼神希望别人来邀约她。看着她既渴望又害怕的举动,一刹那,就像一盆冷水迎面泼来,惊叹于这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一位教育专家说:缺少同伴比考试不及格更加可怕。看来由社牛变成社恐是我对生活选择造成的后果,那么由社恐再回归到社牛就是为人母的责任了。为了让她尽快的融入到社会,不再胆小怯懦,我一定要先做出榜样,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我相信先把自己活出光华,孩子就会循步而上。努力的突破画地为牢的自己,为自己,为孩子,不负时光不负卿。

近期的打算就是:

1.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走出去,不要总宅在家里。帮助孩子建立属于她的小圈子,让她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2.减肥,不要求多么苗条,但要达到标准体重,挑战一下自己。管住嘴迈开腿。

3.继续学习日语,不求一曝千里,但要细水长流,源源不断。

4.读书,把家里的书都读完。少刷手机多读书。

5.写作,减持日更,作为倾诉的一种方式,也作为记录自己改变的一个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