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力正常,成绩却很差是为什么?


01

小学四年级,一向成绩优秀的孩子突然成绩开始下降,但下降得还不是很明显,可以及时控制住。

在初一,孩子的成绩还时不时能冲上头榜。

可到了初二,孩子的成绩突然一落千丈,这不禁让诸多家长开始坐立不安。

“孩子是不是叛逆期到了?”

“孩子是不是早恋了”

“孩子是不是交了什么狐朋狗友,被带坏了?”

中考后勉强考上高中,但成绩起起伏伏,难以琢磨透孩子的实际水平。

认认真真地排除孩子在社交、情绪、态度、专注力等问题上的种种原因之后,还是一无所获。

这不禁让找不到症结所在的家长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我们来回顾一下,孩子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是不是都集中在了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上高中的那一年?

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呢?

是不是孩子学习的任务量加大?学习的课程增多了?学习的难度是不是也在层层加码?

02

说到学习量的加大,就不得不要说到孩子学习需要的最重要的“工具”——记忆力。负责记忆的脑区有两个,一个是左脑颞叶的机械记忆,另一个是右脑颞叶的情景记忆。

机械记忆是通过反复诵读背下来的非理解性的记忆情景记忆是对图像和形象特征的记忆。

我们常常会因为记忆力的无时不用、无处不用,让它变成“灯下黑”问题,好的记忆力会给孩子的学习如虎添翼,糟糕的记忆力则会不断给孩子的学习设置“关隘”。

所以,记忆力是孩子学习路上最大的垫脚石,也是最大的绊脚石。

因为平时年纪小时,学习任务不重,所以很难看出来孩子的记忆力问题一旦到了小四、中二的关键期,成绩显著下滑时,才轻易地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再去提升记忆力,就很难赶上同龄人的进度了。

有些孩子天生过目不忘,哪怕是长篇文言文也能倒背如流,有些孩子短短的乘法表两天也背不下来。不论是天选型选手还是后天型选手,机械记忆都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

因为四年级语文的写作、数学公式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初二年级更甚,等到了高中,所有科目并驾齐驱,为分科做准备,机械记忆跟不上时,那成绩可想而知。

03

帮助孩子训练机械记忆,知道这是孩子学习路上的重中之重了,接下来就是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记忆训练。

来看看孩子的记忆属于哪一类型的,我们的孩子记忆类型一般分为两种——听觉型和视觉型。

视觉型孩子不朗读,专注于“看”

一个视觉型的孩子,能看不会听。针对这类型的孩子,带孩子背书的方法就是视觉型的孩子不要去朗读,而是专注的看,一边看一边画。画出每一句话的核心词,并且思考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把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划分清楚,每一句画出一个“核心词”可以给自己背诵时提示。

其次,开始背诵,看“核心词”把句子完全背下来。因为有逻辑和核心词就可以给孩子很好的提醒,那么就可以背下来了。

在最后,家长听,背一句帮他纠正这句背错的地方,这样操作一遍下来,孩子肯定就能背下来了。

听觉型孩子不看书,专注“听”

如果是听觉型的孩子就不要让他去看书了,一定让他听音频。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上有着不少古诗,数学、化学公式等的音乐版或顺口溜版的音频,对听觉型的孩子提供了不少方便。

首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反复听八遍十遍的。

其次,再让他朗读几遍课文,这样操作下来孩子就背下来了。

最后,同样地,如果孩子背差不多了,就让他背给你听,你再帮他纠正细节,纠正一两遍之后,孩子就能很熟练的背诵了。家长一定要帮忙纠正,千万不要让孩子自己背,不然容易记忆不精准。

背书的时候最好是在睡觉前一个小时,睡前躺床上再闭眼睛复习一遍,第二天早上再复习一次。这样就可以背的很熟练,不容易忘记了。

其实孩子们的记忆力水平不会有很大差距,关键还是有好的“背书”方法。小学阶段只要有时间就大量阅读了不需要超前搞学科,真的会“背书”也能让孩子初中按部就班的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