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天命或留或去,是不会始终常在的。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
所有的成功者,都算是得了天命,但是,如果没有儒家的戒慎恐惧、保持正心诚意、警醒努力,那就很容易被顾客、被市场、被时代抛弃。
我们想要什么呢?最基础的是想要安全,然后呢,想要领先。但是,惟命不于常,无论安全,还是领先,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都需要不断地获取。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舅犯是晋文公的母舅,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亲族仁爱当作宝。
“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不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断断,是诚恳的样子。技,是才能。休休,是平易宽宏的样子。彦,是俊美。圣,是通明。媢疾,是妒忌。违,是拂逆。殆,是危殆。
妒忌是人性的大弱点。如果一个人很有才干,但见不得别人比他有本事,那么你用他就只能得他一人之才。如果一个人自己没什么才干,但善用他人之才,你用他能得天下之才,这才是子孙之福。
为什么说德者在上,贤者在侧,能者在下?因为一个能者在上,可能只逞他一人之能,还阻挡不让别人逞能。而一个德者在上,才能让所有人都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