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有什么用?能赚钱吗?在这个追求短平快解决问题,崇尚实用至上的社会里,深邃思辨的哲学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过去,我们为了解决温饱努力生存。现在,我们为了达到快乐努力生活。生存不是问题了,如何生活成了新的问题。我们努力赚钱希望改善生活,但却发现金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也有很多问题是金钱解决不了的,例如生活有什么意义,工作有什么意义,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常常不自觉地浮在脑海中。《生活的哲学》这本书恰恰能帮助我们寻找所谓的意义。
原始社会,萨满是超世俗有特异能力的人,他可以传达神的意志,解释人类解释不了的各种现象。后来“人是万物的尺度”被提出并被广泛接受,神的意志没有了意义,重要的变成是人民的意志。你想学习有用的东西就应该学公共关系,搞清公众的情绪和念头,用修辞和演讲术操纵他们。哲学家就声称可以传授生活的艺术,这比努力接近神更有意义。
斯多葛派——成为高尚的战士
哲学是身体和心灵的操练,你自己就是自己的导师和舵手。他们认为大量苦难来源于两个错误:去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把自己的想法归罪于外界。你控制不了外部环境,你可以控制你的想法。哲学不是摇椅上的智力活动,你需要用行动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训练意识到自己为何如此选择,如何控制自己的无意识,学习控制的快感和痛苦,用超越的眼光达到抵制诱惑的目的。斯巴达军队残酷的训练就把斯多葛派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我们现在的教育强调安全第一,但品格在接近风险和危险时才能被培养。斯多葛派认为人要为不幸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世界似乎是悲观,但内心是坚固的。你需要提醒自己不幸不是你造成的,你是去解决问题的。
伊壁鸠鲁学派——享受当下
他们认为快乐对物质要求很低,快乐就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烦恼。事物不由过去解释,由现在来解释,责任因此诞生,所以不应把责任推给过去和别人,你现在的快乐与否由现在的你来决定。知识、自由、创造、成就、超越,大部分人期望获得比快乐更多的东西,哪怕这些会令我们焦燥不安、不满足。但无论如何,你也不应因未来的焦虑毁掉此刻的快乐。
哲学——和谐平衡
一个是苦行者,一个是享乐派,似乎走上了两个极端。极端是最容易走的路,因为想也不用想一直走到尽头就是了。生活难的是要在两者中取得平衡,保持着理想,又要活得狂野。就如道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统一。但同样的是道可道非常道,这种平衡是非常困难的,也因人而异,需要艰苦的探索和不断的尝试。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你站在哪里决定了你的高度,如果你只关注自身就会把一切挫折放大,如果你站在宇宙间俯视世界个人的悲伤会缩小。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它能解释宇宙的本质,却告诉我们人类的存在没有宇宙意义。我们茫然了,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原来只是证明自我的存在是没意义的。而哲学认为,人类是自然之道构成的肉身,我们理性的本质跟宇宙的本质是相互联系。这意味自我是自然的一部分,发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就是去发现一个人本性中的宇宙。赫拉克利特认为人生的意义,活在这个星球的意义,就是去壮大我们意识的火焰。哲学既居庙堂之上又处江湖之远。既帮助个人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应对生活和社会。又把意识扩展到心灵,与文化、世界、宇宙相联系。
现在大部分学校不教学生如何控制情绪,学生不指望学校里的学习能改变生活,彼此只关心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至于如何应对不幸,如何处理顺境与逆境,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问题通通都被搁置。而哲学可以告诉我们,意识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找到更好的办法和方式去应对苦难。但是这要经过深刻的内省,深入的思考。思考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事,却不是人人都愿意做。因为思考总是伴随着痛苦和挣扎,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拖延或者忽略。想起小时候大人常说的话,“不思考脑袋是会生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