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开会通知,有一种惹人气恼的抵触情绪。只因这种会多数无聊,徒耗时日,而且没完没了。电话、短信、微信,各种通知,我只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文山会海中,像我这样有一两个闲职在身的人物,本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却也难为那些通知开会的秘书为我这等无赖分子伤透脑筋。故时常对各种会议是否参加不置可否,只看到时候的心情如何再做定论。偶尔也参加几次以示尊重,大多如学生翘课,管你苦口婆心,反正我不想学。
不知从何时开始,想逃离周遭的一切,却时常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所鞭挞,不敢肆意妄为。可世间之事犹如一张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巨网,深陷其中便不得动弹。稍事挣扎,只会越缚越紧,俨然被盘丝洞的蜘蛛精五花大绑,缠成了木乃伊,只能无奈地听候命运的宰割。
电话铃再次响起,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催促,电话显示是秘书长的电话。还是接吧,再不接说不过去,毕竟是秘书长亲自来电,不接就太不给面子。不得不承认,凡是带个“长”的,都会给对方一种莫名其妙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日积月累成一种反抗力,就看何时爆发。而一旦这个“长”具足了世人认可的尊崇、和善,且不惜放下身段在电话那头送来和风细雨,“麻烦您一定到会,没有您不行啊!”于是内心又突然柔软下来,甘愿为这种蘸了蜜糖的网丝所缠绕。
很多时候,我很羡慕蜘蛛一样的织网者,不会为网所困,更能结网捕食,坐等自投罗网送上门来的礼物。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织网。可有时一转念,尽管蜘蛛网困不住自己的身体,却网住了自己的一生。一张网就是整个生命,这和作茧自缚又有多大的区别?况且这张网充其量只能网住飞蛾虫蚁,在小麻雀面前都不堪一击,甚至经不住一阵风吹。这种网又到底能网住什么?我们到底是织网者还是网中人,是苦于受网所困还是情愿享受网中的安逸,说不清楚。
儿子中考回家,总算结束了这一段令人折磨的初中三年。学生时代,总会在回首时才会发现其美好,身在其中的孩子,都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是一张无形之网。尤其进入初中阶段,各种叛逆、自由的表现如雨后春笋般,欲挣脱大网的重围而自立。然而这种所谓的自立,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仅仅是对现状所表现出来的不满。只要现状是一,孩子们必定说二;大人们教导他向东,他必定向西。滑头一点的,直接以沉默对抗。
谁都不想被一张网网得太久,所以儿子在稍稍摆脱了校园那张网的间隙,便一头扎进手机游戏里不得自拔。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不放肆地去玩,高中三年就不再会有更多的机会。他心里时刻惦记着这张无形的网,无可奈何,只有用这种发泄手段来缓解束缚所带来的压迫。大人们常常因此而训斥,他也总会理直气壮地说:“可怜我只有这时候才能尽情玩一把。”这是真话,重新进入校园那一刻,各种紧张的竞争气氛和一颗稍稍自律的心,都会让一个非常单纯的孩子心无杂念地投入紧张的学习。他们的绝大多数都会自觉地接受这张无形之网的约束,被大人们诟病的手机游戏就成为他们最美好的梦想。
高瞻远瞩的大人们总能居高临下,指出孩子们为了挣脱眼前的一张网而盲目地跳进了另一张网,却眼睁睁地毫无办法,心急如焚。其实这时候,大人们也不知不觉中堕入了焦虑之网,陷入无边的担忧和气恼,恨铁不成钢,呵斥、打骂孩子,甚至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结果适得其反,更增加了孩子的对抗情绪。
孩子有孩子的智慧,要相信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处事方式。儿子看过我写的文章,很是不屑一顾,批评我平铺直叙,总写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一点新鲜感。我问他怎么写作文,他说看动漫啊!我很惊诧,笑他为看动漫找借口。结果他一本正经地给我描绘他的学生生活,从早上七点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点、甚至凌晨一点,如何埋头在上课、刷题的枯燥而紧张的学习中不断循环。最后总结说,你看我们的时间全都耗在这上面,哪有体验现实生活的空闲?如果不看动漫,写作的题材和灵感从何而来?
这个年纪的学生,大人几乎无法和他们争辩,却也惊奇地发现他们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之道。他们更清晰网住自己的是什么,更清楚怎样解开网结。尽管在大人看来,他们的方式可能过于简单和幼稚,但谁又能肯定大人的方式就更高明呢?在我们眼里可能是无比烦恼的事情,孩子们却不当一回事。究竟是什么网住了自己?或许向孩子们学习,才能找到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