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流程做有效的深度思考:用AI工具进行模式识别

在遇到大大小小的人生课题中,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成长有点慢?或者说一次次的失败选择带来诸多习得性无助?

当你遇到一些需要有决断力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安静下来和我一起尝试一轮。用平面化的文字结合大脑深度思考,替代“只在大脑中做思维实验”的惯性方法。

用五步流程做有效的深度思考。首先在非技术类的、非他人的的课题中选择一个课题。


1. 选定一个课题

比如:如何创建一个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或公司?是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的事情,过去的5年的公司的实践,并没有让我找到方法。而这次距离这个答案已经无限接近了。

第二步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写在纸上。比如我认为这个领域属于:创业领域、行为学领域、宗教领域、心理学领域等。写完后审视这些关键词,确定其领域。


2. 我认为这个课题属于创业领域

注意在写这些关键词时,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尽可能在自己认知体系下,自由书写,无需评判、批评它,尽可能多写,三分钟内写完。

接下来就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问题去向AI提问。

便于大家观看,我把豆包AI生成的回答链接放在这里,供大家观察:

https://www.doubao.com/thread/w9c059ee8a17140d0


事实上,我向DeepSeek和豆包提问了同样的问题,两者的答案具有相似之处,但相较于豆包,DeepSeek的回复更加难懂,而且还存在时常无法回答的情况,不太利于集中思考,这种情况在晚上会缓解。

那我问了哪些问题呢?这就是第三步,也是非常核心的一步。

当然,我也会把分析和整理某领域的基本框架附到文末,在实践中会用到。


3. AI提问的问题

(1) 如何创建一个: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或公司?我想知道这个领域的一些原则。

(2) 请把这些原则进行一次整理编号,并用一句话总结,无需展开,便于我整体观察。

(3) 一个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或公司一般会遇到哪些问题?

(4) 请分析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最大风险的问题是哪些?

(5) 创建一个: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或公司你的推荐思路是什么?

(6) 你的思路为什么有效?有哪些依据?

(7) 请你用相反或更多其他的思路梳理:创建一个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或公司的流程。

(8) 请你把推荐思路和相反的思路梳理成一个对比表格,便于我观察两种不同思路的差别在哪里。

(9) 成功的: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或公司,有哪些评价标准?

(10) 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或公司如遇到失败,一般出现的障碍和困难是什么?


在10余个问题中,我将会把前两个获取的答案写下来:


(1)核心原则:

### **一、底层逻辑:模拟生物进化的组织基因**

### **二、结构设计:构建可复制的模块化系统**

### **三、自运转机制:激活组织的内驱力**

### **四、进化加速器:构建组织学习循环**

### **五、风险控制:防止进化脱轨**


### **总结:组织进化的终极公式**

可进化组织 = **(极简基因 + 多样性变异)× 自然选择效率**  

可复制组织 = **标准化模块 × 弹性接口 × 规模杠杆**  

自运转组织 = **(分权决策 + 内驱激励)^ 信息透明度**  


(2)以下是整理后的原则(编号+一句话总结):  

1. **共同愿景牵引**:以清晰且具延展性的使命/愿景凝聚共识,驱动自主方向感。  

2. **液态架构设计**:建立模块化、可插拔的组织单元,支持动态重组与能力复用。  

3. **分布式决策网络**:通过赋权机制让一线具备自主判断与快速响应能力。  

4. **自驱型人才生态**:吸引自驱力强的个体,用使命而非层级驱动协作。  

5. **最小化核心规则**:用极简制度框架约束底线,保留进化试错空间。  

6. **数字化神经系统**:构建实时数据流通与智能工具支撑的运营底座。  

7. **复制因子标准化**:提炼可编码的流程、工具包(SOP/方法论),降低复制损耗。  

8. **新陈代谢机制**:建立人才/业务的动态更新机制,淘汰低效因子。  

9. **正向反馈闭环**:设计可量化的激励系统,让个体贡献与组织进化形成正循环。  

10. **共生型外部网络**:与合作伙伴构建生态协同,借外力强化系统韧性。


我问了很多问题,只选择2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演示。在这里你有没有发现,AI给我们提供很丰富的思路。我们需要查看文字,可以聊一聊对其中的某些认识。


4. 一点认知:

AI给出的答案全面和陌生同时存在。

AI调用了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描述了底层逻辑,甚至对生成的结果感到深深的陌生感,比如生物进化理论、复杂系统科学、敏捷组织等内容,完全超出思维之外。

这些文字是不是感到陌生?即便超出很多自己之前的思维体系,还是有一些是可以领悟其中奥义的。接下来需要有选择性的,先做出一些目标和行动计划。


5. 符合smart原则的A2(目标与行动计划)

目标:

接下来30天里,践行可进化、可复制、自运转的组织建设第一阶段构建,梳理可用框架,完成一份3000字组织构建文档。


行动计划:

清晰组织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初版文本。

确定工具形式和简易带版本的sop文档。

确定细胞单元人选和决策行使内容,培训“ABC原则”。

尝试封装3个模块化知识产品。


同样你也可以向我一样,让AI帮你审视一下你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会存在哪些问题或注意事项。到这里,你已经进行一轮“五步流程做有效的深度思考:用AI工具进行模式识别”

多次的练习,或者就某一领域深度的练习,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分析和整理某领域的基本框架

某领域的基本框架往往包括——

该领域的一些重要原则

常见问题的本质原因

推荐做法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不同观点的适用范围(楚河汉界)

对最终结果的评价标准

常见错误是错在哪儿了

一些典型的使用场景、有细节的案例

实操中常常出现的障碍困难



RIA学习力导师践行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