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拒绝一下别人,你却那么难受?(1)
很多人发现自己就是不能去拒绝别人。
一旦拒绝别人,内心就会非常内疚。
其实这个内疚,是很久以前,父母放在你心里的内疚。
举个例子,我的一位来访A小姐告诉我,在她的老家,县城里面,能够被父母一路支持读到大学的女孩非常少。
但是她和哥哥还有妹妹从小就被父母坚定地往读书的路上培养,父母一再说,不管我们多么艰难都要供你们一直读下去,实际上父母也做到了。这样的父母可以说的确是不错的父母了。
然而,在父母这样的养育下,A小姐就从“获得”这样的养育开始,背负着极强的亏欠和内疚,在她的人生里负重前行,无法坦然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因为她的父母除了做出了要供他们兄妹读书的决定,还有一种话语,常常飘荡在他们彼此之间:
“我们非常非常的辛苦操劳,才能将你们供到这一步”
“你看我们这里哪家哪家的女孩都只能读到初中,想读也没有用了,而你们多么幸运”“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就太对不起爸爸妈妈了!”
从那时起,A小姐就成为了一个亏欠者。
在和父母的关系里,父母成为了值得歌颂和同情的牺牲者、给予者。
而作为孩子的A小姐,她的生活根据父母的喜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她的价值观也必须和父母一致,父母的道德也成为了她的道德。
她是一个比同村女孩都幸运的既得利益者,这份幸运,是父母排除万难给予她的,她得到了;
但因为她的获得建立在父母巨大的付出上(在父母的渲染里),因此她就是个亏欠者,因为一出生就拿了他们的,而觉得内疚不已。
这份内疚和亏欠,在长年累月的家庭生活里,在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定地投射下,都被这个孩子认同了,父母的想法,成为了她的道德和信念。
父母将“你欠我的,所以你不可以令我失望,必须满足我们的期待”这样的目的成功地嵌入了她的内心深处,成为了她的信念。
于是A小姐,内化出了一个强烈的挥之不去的声音,“我欠他们的,我不可以拒绝他们,我要满足他们,回报他们,令他们高兴。”
只有如此,A小姐才能稍微从一种极大的心理负担中,感到稍微松快一点,在这个稍微松快的时候,她才觉得她可以做做自己,为自己去活那么一小会儿。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也许可以推想,如果一个孩子像A小姐这样长大,那么从一开始,认同了父母搁在心中那份沉重的内疚感之后,长大了,我们也是以和父母的关系为核心去发展与他人的关系;长大了,也是小时候形成的人格模式在影响着我们在所有关系中的潜意识感受,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因此,这个孩子会“无意识”的对待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像对着自己的父母一样——难以开口表示拒绝。
每当对方对他有期待,那一刻,他就会无意识的进入到一个和小时候一样的情境。
在这个类似的情境里,拒绝会令他觉得无比亏欠,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良心的坏人,这种必须要去满足父母的任何期待的想法。
这份必须要和父母保持一致性、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想法,已经对他而言构成了一种不由分说的强迫性模式。
于是,在他的意识里,他会觉得拒绝对方,是绝对不可以的。
对父母所认为的对错观念进行挑战,也是不可以的。
毕竟拿人家的手软。这是我们的自知。
却不知道这样的自知如果不加分析,就会剥夺我们人生的权力。
来访A小姐的爸爸妈妈虽然给了女儿读书的机会,让她从一个小地方读到不错的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去了不错的机关单位。
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剥夺了A小姐为自己而活的权力,以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剥夺了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判断的权力。
A小姐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以家庭和父母优先,以他人优先。
她不敢选择她喜欢的专业、喜欢的工作、喜欢的很多很多东西。她活着就是为了去满足对她有付出和期待的人。
满足父母、丈夫、婆婆、孩子。还有同事、朋友、甚至一些陌生人。
一个柔弱的不能够去拒绝别人的人,慢慢的会被人侵蚀自己的边界,不断消耗着自己的能量去令周围的人满意,甚至从一开始,就无法为自己而活。
太多的愤怒和攻击性都被深深埋葬在自己内心,反过来,自己就不得不为那些无法说出口的拒绝,勉为其难的付出,还有压抑的攻击性买单。
要么用自己的身体,要么用自己的精神。
常年这样的活着,让A小姐,以很痛很痛的代价买了她这份单。
在那之后,她走进了咨询里,希望能找到为自己而活的办法,找到那个理由,不再只做一个亏欠者。
——摘自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