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一、何为降准?
降准即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金额减少,商业银行可以支配更多的信贷资金,一般情况下会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刺激经济增长。
二、此次降准的原因
降准是货币政策的常规操作。此次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地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三、透露出什么市场信号
首先看一个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当季同比为4.9%,这是继1992年以来实际GDP当季同比首次跌破5%(除去2020年疫情特殊时点)。这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疲软,我们从地产投资和销售下滑等方面也可以感觉得到。
四、此次降准的影响
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正在切换至稳增长,通过降准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正当其时,此次降准置换MLF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资金成本,进而利于向资产端传导,为实体部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此外,当前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剪刀差”仍在历史高位,中下游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持续加剧,降准可以向银行体系释放稳定、无息的长期资金,既能加大银行信贷供给能力,还可以直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银行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过程中,控制综合融资成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PPI和CPI“剪刀差”给企业造成的利润侵蚀压力。
虽然此次是全面降准,力度很大——释放出了1.2万亿的长期资金。但是,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因此,其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以下是历年降准后股票市场的反应。
历年降准对股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