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导师班课上,有学员请教院长:孩子说班上同学说我丑,咋办?
大脑里没有科学的自动式思维的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有家长说:他说你丑,你就丑了?他说你是一坨屎,你就是一坨屎了?
你看,孩子给你说了,你给孩子怼回去,甚至指责批评孩子。时间长了,孩子还愿意给你说啥?
有家长说:你可美了,他看不到美,他才丑。
这叫辩论,我们不能这样。
永远不要指责任何人,也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包括孩子,试图改变别人的是弱者,强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实力。
我们只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乖乖,同学说你丑,你觉得你丑不丑?
“不丑。”
那他说你丑,是“丑”这个实事,还是他的观点?
“是他的观点,不是实事。”
就好比,他说你是一坨屎,你是屎吗?你是人不是屎。那他说你是屎,这是(他的)观点,那你是注重观点还是事实?
引导孩子注重事实,这是认知调整的第一步。
但是,孩子有可能心里还是不舒服,这说明啥?
说明孩子内心弱——活在了别人的嘴里。
“别人说你丑,你就难受,那别人说你美说你美帅,你就开心了?”
孩子说,是的。
“你看,你活在了别人的嘴里。”
这就是我们要跟孩子认知调整的第二步: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
以前,院长在鬼谷智慧特训营给孩子们讲过,如果班上同学骂你是“小乌龟”,你咋说?
有的孩子会哭着说,“我不是小乌龟”,还有的孩子会生气地会打回去。
院长告诉孩子们,我们要智慧的应对:你大声点儿,再大声点儿,让全班同学都听见才好呢。再大声点儿,让全校的同学都知道。当他发现你不仅不生气,还让他大声说,他发现欺负不了你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欺负你了,转而找下一个软柿子捏。
如果有人骂院长是头猪,院长会咋说?
首先,事实是咱是人不是猪,既然咱不是猪,那咱干嘛要生气呢?生气就证明咱输了,无须向对方证明什么,无须跟对方辩解什么,否则的话,就活在了别人的嘴里。可以这么说:我做人都四五十年了,你都看不出来,哦……难道你……(无须再多言)
总结:
1、事实和观点的区别
2、明确不能活在别人嘴里的事实
3、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实力的提高上——给孩子报青少年实操班——给孩子做强大的心理建设——为孩子的心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如果孩子说自己就是丑,咋办?
那就找到丑的有能力的人做例子,最终还是引导孩子提升自己实力。
院长一个学员曾经自信地分享过,我是丑啊,我丑的有尊严,丑的有价值,丑的有魅力,而且我老公帅的很。我带着头穿身衣服走遍世界都不怕,我们一定要有专业技能!
有时候,我们非得劝孩子,是劝不好的。让他看看比他还丑但是实力强大的人是咋做的,就行了。
再比如,有学员问院长,我普通话不好,能当讲师不?来听听我的河南话加普通话就知道了。学员问,我长的丑,能当讲师不?来来看看院长,嘴还歪着哩,照样讲到全世界,又矮又胖这叫敦实。小小籽儿饱,浓缩的都是精华。(全场掌声一片)
弱的时候,大腹便便是一肚肥油,强的时候,就是满腹经纶。用实力说话有实力了,一切都不是问题。重点不至于“丑”,而是没实力。
院长早年间在外讲课,由于热,上课前把外套脱了,随手给了工作人员。讲着讲着忽然想起来没穿外套,瞬间囧的浑身冒汗,因为那时的院长是不接受自己胖的,被大家看见了,浑身不自在。但是,院长很快转念一想,台下的观众在乎的是他的身材吗?观众们听的津津有味,根本就没有没有人注意院长的身材。院长顿悟,大家在乎的是他的脑袋里的学识与知识,至于美与丑,对人家有啥用?后来,院长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专业课上,不在注意自己的又矮又胖,照样可以牛。只要有实力,你就是街上最靓的仔,没有实力,帅也成了小白脸。
院长有一个腿有残疾的学员每次去上院长的课,都把她的腿遮挡的严严实实的,院长说,腿部残疾就是你的特点,大大方方地露出来,然后提升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弄成残疾人中讲心理学课最牛的。最后,这个学员真的把自己整成了残疾人中讲课最好的。
牛人一定会把不好的事儿变成好事,笨蛋一定会把不好的事儿变得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