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鱼很瘦
写尽世间百态 仍然相信真爱
就算遍体鳞伤 也要笑得猖狂
比较熟悉我一点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是个回微信消息特别随机的人,刚好拿在手上时,就回复得比较快,但万一在写文章,或是忙点其他事情的话,那一时半会,是肯定收不到回音的。
因为我的微信大多数情况下是静音的,甚至手机偶尔全天都是静音的。我还有个习惯,就是,会把所有好友的微信消息提醒,都设置成了“消息免打扰”,包括我家人的微信。
我有点强迫症,不太喜欢看到微信上有很多未读消息,一些关注过的服务号,只要消息一发出来,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地想要去打开,把那个红色的数字消掉。
而微信群就更别提了,自然都是免打扰的,因为不管是什么群,网购优惠券群、游戏群、读书群、工作群、聊天群等等,只要你稍微隔个一两个小时没去看,就会有好几百条的未读消息。
这会给我造成莫名的恐慌,像是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而当我真正去点那些微信群,去“爬楼”浏览那些消息时,又会发现:大多数是没实质性内容的,90%都是促销广告,加上一些各种闲聊。偶尔讨论些什么问题,也都因为微信群里人数过多,人多嘴杂,把主题带偏了。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微信24小时在线,聊个不停的人,难道都不用上班、吃饭、睡觉、生活的吗?
今天讲个我高中同学——小思的故事。
小思跟我在同一个微信读书群里,她是一名广告公司行政文员。知道我在写文章后,也迫不及待地报了一个写作培训班,交了两千块的培训费。
小思时不时地,就会跟我抱怨,说:当初她想去学经贸,但家里不同意,硬是让她去报了个文学专业,根本都没教什么有用的东西,耽误了她一生。
可在我的印象里,小思之前的数理化成绩,好像就没及格过,报经济专业真的没问题吗?其实我本来是想建议她,想写文,可以先试着去积累一段时间,自己先试着写写看,马上报班太急了。
但她觉得自己有基础,就差一些实战技巧,二话不说,马上就去报名转账了。所以我也就没说什么了,只发了句:加油。
然后,小思就报写作班这件事,在读书群里聊了整整一周,收获一堆人的夸奖。我偶尔点开微信群看,大部分都是她在群里发的消息,直播她的各种日常,谁的闲事,她都要插嘴几句。。。可偏偏也没见她写出点什么。
果然,一个月后,小思私聊了我,要我帮她写一篇书评,上交给她的老师,当培训班的作业。本应一周交一篇的,但她实在写不出来,就跟老师撒谎说自己一直在出差,太忙了,只能一个月写一篇,这次如果再不交作业,她将面临一千元的红包惩罚(发1000元红包在写作微信群里给其他学员抢),还要被请出写作班。
我问她:平时六点就下班,周末还双休,一个月写一篇文章,实在不算是什么难事,为什么她还是没有做到?
她很苦恼地说,自己也一直在尽力地找素材,下班之后,也是花了很长时间,坐在桌前写文章,总想写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写了撕,写了撕,实在写不出来。
本想去群里面聊聊天,找找灵感,但总是聊着聊着,一天就过去了,一点都没意识到,一个月的时间过得这么快,本来想找百度的文章应付一下,但万一被老师看到同款,那罚的就不止是一千了。
所以,才想到求我帮她写一次,熬过这个月,下个月她就不交费了,要主动退出这个写作班,大概还可以退一点的学费,毕竟她一个月的工资就2500,自己又是个月光族,哪里经得起一两千的罚款。
那天我刚下班回家,还没写自己的文章,就先帮她写了一篇看书的书评,饭都没顾上吃,写完之后才发现,都快十点了,打开微信,想把写完的文章发给她,却又看到她在群里聊个不停。
我实在有点恨铁不成钢,就私聊了她,说:你毕竟是文学专业毕业的,如果你愿意把聊天的一半时间,用在看书写文章,也不至于,一个月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
她发了好几个委屈的表情,说,她也不想写不出来啊,但毕竟已经毕业两年多了,之前学到的那些基础都还给老师了,每天工作也挺忙的,下班之后只想好好放松一下,实在不想再去做些累人的事,而且反正现在文章写得好的人那么多,公众号的红利期也过了,现在愿意打赏的人那么少,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来不及了,索性就放弃吧。
我听完之后,真的不知该怎么回答她了。才毕业两年多,而且自己本身就是那个文学专业,只要再稍微用点心,多多少少都能写出一点,但她却觉得自己已经来不及了,宁愿把时间都花在跟别人天南地北的聊天上。实在很可惜。
聊天、沟通,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我们需要倾诉、需要倾听,一些“无意义、无压力”的沟通可以让我们放松,没错。但一切都应该建立在“完成你该做的事”后。
我们总是会本能地觉得:自己已经很用力地在生活了,已经好累了,需要休息,但其实你并没有尽力啊。
别说什么来不及,还没死,就都来得及,不闲聊,你就永远年轻,永远来得及。
PS:周一加油,该开学的上课,该工作的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