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宝寨


石宝寨位于重庆市忠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被称为“江上明珠”,距忠县城45千米。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自称“武陵王”,据此为寨,“石宝寨”由此而来。


石宝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塔楼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耸势,飞檐展翼,造型奇异。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寨顶石刹)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原建9层,寨顶有古刹天子殿,隐含“九重天”之意。顶上3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所建。


2009年,历时3年多、耗资近1亿元人民币抢救性保护工程全面完工重新对外开放。重新亮相的新石宝寨,在巨型围堤环绕下,成为长江上一处大型江中“盆景”,享有长江“小蓬莱”的美称。

两层汉阙


石宝寨峰顶的天子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2-1619),由忠州知州尹喻创建,距今四百多年。清代康熙中、乾隆初曾多次维修,最近一次重修为清咸丰八年(1858年)。寨楼的建造晚于天子殿,始建于乾隆初年,嘉庆二十四年(1795年)贡生邓洪愿等重修。



建三峡大坝前,石宝寨是连着陆地的,修山峡大坝后,水位升高,于是一座铁索吊桥连接长江中心的石宝寨和江边的镇子。石宝寨在长江之中 ,铁索木板桥连接陆地,易守难攻,寨顶有古炮台。

从圆形的窗子望出去,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游石宝寨才知道忠县的来历,巴蔓子是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当时在巴国的万县,那时叫朐忍的地方发生内乱,而此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作为巴国将军的蔓子限于实力不足,无力平叛,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且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于是蔓子告曰“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蜀大地传颂。于是唐贞观八年为纪念巴曼"刎首留城"壮举,唐太宗赐名忠州,清雍正12年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设忠县至今。



石宝寨以奇特的建筑和许多有趣的传说闻名于世。石宝寨里有一块晴雨石,只要它变白,就预示着要下雨,据说该石有碳酸钙成份,空气中水份含量高致使它变色。石宝寨被列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被中外旅客誉为“江上明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711年,岁在癸巳,孟夏之时,会于忠州石宝镇之石宝寨前。被誉之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石宝寨,此寨蔚为壮观...
    睿淵阅读 3,110评论 0 2
  • 正月初五,前往忠县一游。近日得空,得以形成文字。 忠县原名临江,在古代出了两个有名的守土忠臣(一为东周...
    沉云阁主阅读 4,966评论 8 7
  • 进入秋季,过了汛期,长江上游就开始蓄水,江面变宽,江水变成绿茵茵的,在两岸红叶中,长江就像一条玉带,绵延到天际。江...
    简説心语阅读 6,154评论 32 71
  • 石宝寨 石宝寨是游轮行程中最后一个上岸观赏的景点,位于重庆市忠县以东。 相传这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一块五彩巨石,看...
    笑对红尘阅读 5,420评论 2 6
  • “南天宝玺谪(金旁)江秋,巧叠精雕十二楼。画作边章携不去,留它为砥镇忠州。” 周北溪的这首诗准确地描绘出了...
    格格的视野阅读 4,68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