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断舍离》
章节: 第3、4章
一、 摆脱过剩执念,减轻心灵负重
“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附着在物品上的沉重的‘执念’是不需要的。”
怀着这种态度处理杂物,会让物品和内心产生更剧烈的联动性。当处理掉作为情感依附的物品后,上面附着的情感越是沉重,内心就越能感受到什么叫轻盈。从表面看来,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是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的“多余的执念”。
二、提高选择·决断的精度和行动速度
Step1 “关联度的质量”上升,带动“思维的质量”上升。
处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活关联度高的物品上,思维和观念就会越发清晰明确。Step2 “思维的质量”上升,带动“行动的质量”上升。
思维流畅无阻,会让我们针对“现在·这里·自我”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Step3 “行动的质量”上升,带动“结果的质量”上升。
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后,也能快速地获得成果,提高决断的精度。
三、引导现在的自己做出最恰当的选择与决断
断舍离,是清爽流畅感的“场”、“空间”、“时间”的创造方法。
它不是“要·不要”的短视视点,而是:
- 我想要什么样的状态?
- 空间想要什么样的状态?
四、断舍离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新陈代谢”。
我们的居住空间处于代谢(交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因此,不断地进行“使用所有物,清除无用之物”的循环,才能让居所充满流动感和活力。
五、抛开家庭关系的烦恼
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
六、【书评】
断舍离的概念在很多地方看到过了,也有很多朋友在积极实践着,因此对于这本书,我的期待还是蛮高的。尤其是序言中的总结:斩“断”物欲、 "舍"弃废物、脱"离"执念。让我更加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指导人们居家整理的书,更是一本对生活理念有帮助的书。但是实际看下来,有点失望,鸡汤大于实际指导意义,感觉就像“你说的都对,但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可能侧重于宣传理念吧,也可能我还并未实践,所以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
前两章介绍关于如何取舍物品的时候,虽然语言很复杂,类比很玄乎,但是好歹也是有一些方法的。 后两章彻底只有鸡汤了,甚至很多案例逻辑都不通的。唯一能接受的说法,就是把生活比喻成“新陈代谢”,这一个观点还是能让我有点感悟的。当然这个观点前面也已经讲解过了,此处可以说是重复,也可以说是强调吧。
总体而言,这本书并不是很符合我的胃口,还是比较喜欢以前看过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观念很多都是类似的,但是那一本书的操作性更强一些,个人感觉更加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