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两个:评估能力、选拔人。
评估能力,就是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比如各种考,月考、期末考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比考试分数其实没太多用,考试分数只是一种检测知识点掌握水平的附属品。
所以正确打开学习阶段各种考试的方式是:发现每次考试检测出来的知识盲区、欠缺部分,针对性学习、训练、提高。
选拔人,就是选拔符合特定条件的人。比如面试、招聘等。
从选拔人的角度说,核心并不是要选拔背得知识点多的人(当然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是去选择有学习方法、有方法论、符合自己特定选拔条件的人。
即使通过了选拔,但是心里要清楚,这并不是终点,只是起点,不能以考上为目标。
在准备这类考试的时候,更多的要去想选拔通过之后,以什么姿态面对各种事情。
准备的时候,可以想象自己已经选拔通过了,以这种身份来回答这次考试的一些问题。
如果你的回答对方并不满意,意味着你很可能不是对方想选拔的人,即使这次花费很多心思,“想办法”过了选拔,以后的过程也会很累,越来越累。
因此,对于选拔类的考试,需要整理好当下“手上的牌”,看清手上的牌。至于考试,只是整理之后出第一张牌而已。
如果出的这第一张牌,对方满意,以后出的牌自然越出越顺,而且,在未来你还会拥有更多的牌,就能越出越好。
如果出的这第一张牌,对方不满意,不被选拔,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个更好的事,因为那里可能不适合当下的自己。
所以,每个阶段都要整理自己,看清楚自己“手上的牌”。这是个不断循环、不断更新的过程,需要自己一步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整理,这是个“笨”工夫。只有看清楚了手上的牌,才能在这类选拔类考试中游刃有余,不仅出好这第一张牌,还能出好未来更多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