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好的记忆
焦小桥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县城文化娱乐的中心。刚记事起,每天都被悠扬的乐曲声唤醒,大人说是什么喇叭。
各家夹院子的杖子上到处都开满喇叭花儿,我神秘地趴在能够到的花前竖着耳朵听,以为奇妙的声音是从花里传出来的。
其实我家就在电台大院旁边,有人说我妈就是在喇叭里说话的人。我的心里充满困惑,我妈是怎么猫进喇叭里的?
三岁时大人出去看电影,看他们很高兴又不打算带着我,就任性哭嚎,被抱到影院还抽泣不停,正是冬季,患上气管炎,那病折磨了我十多年。
小时看电影是最开心的事,买到票早早坐在椅子上等,有时买到后边的座位,大人的头挡着看不见,就半蹲着甚至站在过道上看。
电影画面开启后便跟着镜头笑、哭、喊,每部电影都一遍一遍饶有趣味地看。
有些台词至今记忆犹新。如:“不见鬼子不挂弦。”“我的㞎㞎雷响了!”“让列宁同志先走。”“粮食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阿米尔,冲!”……
模仿电影里的人物是日常的游戏,为争着当英雄常吵得不可开交,索性分别都冲上前,振臂高呼:“我是王成,向我开炮!”“二十年后老子又是条好汉!”“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看了《白毛女》后,见到长的像黄世仁的,就咬牙切齿朝他瞪眼睛。有部日本电影《望乡》上映时一票难求,大人都神秘兮兮的,但看了后,只记得一个哭咧咧的老太太,感到没有《刘三姐》好看,也没有《奇袭白虎团》过瘾。
有一部记录日本战犯的片子,可能是场面太血腥,不准未成年人看,大人们从凌晨开始轮流排队进场,电影很长得带吃的。我弟偷偷去找我妈,混没混进电影院没印象了,就记得他回来时哭的鼻涕都冻成了冰棍儿状儿。
露天电影免费看,无论多远都要去,有时连晚饭都顾不得吃。看电影的人忒多,鞋挤丢了一只,膝盖跌伤,衣服刮破了是常有的事。回家挨骂还偷着乐。看电影似乎不那么重要,主要是痴迷人们聚在一起那股兴奋的劲儿。
离电影院不远,有一个大剧院。隔一段时间县剧团就演大戏。我爸是搞创作的,经常有他写的戏,有时能搞到几张票,我爸写的台词风趣幽默,逗得观众大笑,我拼命鼓掌,那种自豪感永久滋生在血液里。
有时搞汇演,省市里搞文化的常到县里检查指导,那些叔叔伯伯会被我爸邀请到家里吃饭。我爸用积攒的私房钱买些荤食,并亲自烹一桌比过年还丰盛的菜。
他们喝酒聊天,隐约晓得他们都很有名气。趴着门缝看他们神采飞扬地咏诗吟唱羡慕的不得了。
瘦成豆芽菜的我萌生愚念,长大一定拼命挣钱买好吃的,也成为那样的人。年过半百的我终于吃成个大胖子,心底才淌出流水般的文字。
舞台上的演员在镇里家喻户晓,人们谈论他们的热情跟现在的追星族差不多。我甚至痴傻地认定:扮演高大上主角的就是圣人,完美到不拉屎撒尿更不会放屁。
演沂蒙山根据地题材的一部大戏,嫂子给战士喂奶疗伤,观众感动的流泪。后来听说两个演员处对象了,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走进剧场,堪称万人空巷。
那个年代是封闭的,男女恋爱在公共场合拉手都不敢。看戏的人们心里揣着蹦跳的兔子,流露出压抑的渴望。
一个纤细婀娜的美女领舞和相貌平平演跑堂的好上了,女方家长极力阻止,二人勇敢私奔了。
当晚观众被放了鸽子,花边传闻在三江六店蔓延,人们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为美好的爱情祝福祈祷。
有一个比潘长江还瘦小的,演白脸或汉奸的叫刘奇水,人们非常厌恶他,就叫他刘汽水儿,汽水是那个年代奢侈的饮料。
只要他和他同样矮小扭着大屁股的老婆在街里出现,到处都有人在暗中喊:“刘汽水。”人们潜意识可能是把他喝掉,省的他冒一肚子坏水。
上初中时,剧团最火爆的女主演的丈夫,竟然成为我的语文老师,他眼睛如深邃的潭水文雅博学,或许是爱屋及乌吧,我上课格外认真听讲,除了语文其他科都学的一塌糊涂。
人们把剧场叫大礼堂,那也是举行全县大型重要活动的场所。更是人们向往在上面表演亮相的地方。终于我也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合唱比赛啦!
提前半天老师给我们描又黑又弯的眉,抹大红脸蛋子,涂红嘴唇儿,害怕颜色掉了彼此不开口说话,用手比比划划,使劲嘟着嘴。
大幕开启那瞬,都如打了鸡血般高仰脖子亮开嗓子,骄傲的自豪感和凝聚的荣誉感爆棚,山崩地裂都不眨一下眼睛。
八十年代初我出去读书,回来后电影院和剧院都不见了。这些年来虽然电视电脑手机日新月异,但都捕捉不到那种雀跃和感动。
依稀在梦中奔跑着排队抢票……灯光亮起来,独自飘进华美的台上拂袖曼舞,掌声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