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来源
- 本书的来源:丰田要求业务文件要用一张A3或者A4纸去表达思路和汇报
本书的目的
如何使用本书的模型来处理各种混乱信息
在行动前整理好混乱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当你不会整理信息、找不到重点、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思维混乱时,通过使用“Excel1”和“Logic3”这两个框架,就能轻松整理思维,让大脑不再混乱。
笔者对本书的评价
优点:
- 提供了一种面对复杂问题去思考问题和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思路,并提供了两个可以操作的方法,上手容易。
- 通过了一些身边的例子去举例,有代入感容易理解。
- 提出了一般大家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报告是给谁看的,在写一篇给别人看的报告的时候,要先去仔细思考别人想要的是什么,去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他的诉求。
- 提出简介清晰表达的重要性。
缺点:
有一些作者提出的观点太绝对了,比如Logic框架,选出三个最重要的问题,每个问题写出三个解决方案,虽然三是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数字,但是有的时候确实需要表达的观点并不只有三个,这样反而可能遗漏一些重要信息,以这种方式做出来的方案也是片面的。遇到问题还是要分析问题的具体场景和相关解决方法的权重,去权衡通过几个维度来说明。
只是从自己模型的角度对读者说要怎么做怎么做。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excel模型跟头脑风暴是一致的,找一个白板把全部关于这个主题的想法用便签的形式贴到白板上,然后进行分类归纳,发现有价值的想法。而logic3模型更是已经通用的理论,通过what、how、why三个维度去思考问题,并去表达,其实并没有额外的东西。。。。 所以本书实际上只是强化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换了种方式去表达,提供了一种操作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创新,表达的观点也并不深奥。
本书的结构
总体阐述丰田一页纸思考法
概述思考方法和两个模型
如何使用一页纸来整理资料
如何使用一页纸来处理工作
如何使用一页纸整理任何你想整理,并举例说明
本书的应用场景
- 不管是报告书、计划书、PPT资料等工作上的文件,还是开会、日程管理、指导下属工作等与工作相关的事情,甚至是事情堆积太多不知从何做起时、挑战新项目时、想将书中的内容实践到生活中时、想推荐别人一部好电影时、想高效学习时、想减肥时,等等,这种思维整理技巧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
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 超简单的”总结“技能
-
三个整理小贴士
-
改变视角
要将信息和资料整理成可以给别人解释说明的形式
以“让别人理解”为前提,就能看见“总结”的方向,从而选择和筛选信息,进而再去“整理”。
总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而是为了让别人明白而做
以“让别人理解”为前提,就能看见“总结”的方向,从而选择和筛选信息,进而再去“整理”。
-
寻找目的
是让对方做出符合自己心愿的反应或行动。
要点: 同类信息分类
-
行动优先
ACTION FIRST
比起拼命寻找正确答案,还不如“去做”,行动起来。做完之后成功了自然是好的,就算没成功,再试试别的方法就行了。
整理信息和思维的技巧在于明确‘对象’和‘目的’之后,总之就是去‘写’
-
-
Excel1(主要用来整理信息)
-
制作框架
画的表格不宜过大
推荐是8个一行,总数是8的倍数
-
写日期和主题
- 主题可以是“企划的卖点是什么?”“应该体现出什么信息?”,等等;如果是出差报告的话,你的主题可以是“出差时都做了些什么?”“出差的成果?”,等等。
-
关键词填空
- 固定时间 一次90秒到3分钟
- 一个空格只填写一个关键词(尽量不要填句子)
-
以整理过的信息为基础整理思考(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excel1示例.png
-
-
Logic3(总结、知晓、传达)
- 画框架
- 写日期、主题、“1P? ”“Q1? ”“Q2? ”“Q3? ”、标注箭头并排序[插图]
- 填写1P
- “1P? ”是“1Phrase? ”的简称,意思是“用一句话总结的话?”。
- 举例: “商品寄送错误导致客户投诉以及解决方法”。
- 填写“Q1? ”“Q2? ”“Q3? ”
- “What?”“How?”“Why?”
- 举例
- Q1? :“投诉内容?”就是“What? ”
- Q2? :“如何解决?”就是“How? ”
- Q3? :“客户为何会投诉?”就是“Why? ”
- 但是问的问题不一定必须符合“What? ”“How? ”“Why? ”。当然如果是投诉报告的话,关于“Q3? ”,可能有的上司不关心“客户为何会投诉”,更关心“今后应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 填写“Q1? ”~“Q3? ”的答案
-
答案控制在3个以内
logic 3示例
-
第二章 利用“一页纸”轻松制作各种资料
-
利用“Logic3”来明确“对象”和“目标”的方法
明确对象和目标的方法示例
-
在制作资料之前首先要找出“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以及“对方想知道的事情”。
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 -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呢?
-
利用“Excel1”可以让自己对对方感兴趣,但是只会用嘴说,不实际行动是不行的。
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
-
如何提高资料的颜值
-
为对方着想的’丰田一页纸”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一眼便可看到整体(一览性)
有框架(表格)
每个框架都有题目(主题)
-
-
PPT VS 一页纸
,PPT的一个缺点就是“很难读懂整体结构”,即没有“一览性”。
-
例子 一页纸
一页纸
-
例子PPT
PPT
其余章节
-
年度目标例子
- (1)自己最希望实现哪件事?→
- (2)能让周围人和对方高兴的是哪件事?→△
- (3)对社会有贡献的是哪件事?→□
- (4)很轻松就能实现的是哪件事?→☆
- (5)必须实现的是哪件事?→[插图]
- (6)只有今年能做的是哪件事?→◇
- (7)今年之内必须解决的是哪件事?→▽
-
回顾工作例子
回顾工作 -
整理书或电影感想的“一页纸”例子
- ①制作“Logic3”的框架,填写主题[插图]用绿色笔制作“Logic3”的框架,主题为“书或电影的名称”。
- ②填写“1P? ”[插图]用一句话总结书或电影的感想,并用红色笔填入“1P? ”处。如果一开始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在“Q1? ”~“Q3? ”填完之后再写。
-
③填写“Q1? ”~“Q3? ”[插图]设想自己给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朋友可能会问什么问题,填入“Q1? ”~“Q3? ”中。比如:
书和电影的总结技巧
-
将书中的内容活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页纸”读书技巧
更重要的是要优先“易于自己理解”“易于向别人说明”的整理方法。
当然“掌握书中的内容”是一个目的,但是“将书中内容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才是更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