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大脑是编故事的能手

为了介绍大脑的这一项技能,必须从一场手术开始。一位患有癫痫病的患者,由于无可奈何,只能选择癫痫病手术来帮他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医生将他的海马体切除后,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然而,他却失去了构建长时记忆的能力。这一现象令人称奇,因为他的短时记忆并未受影响,然而却很难长时间记住手术之后发生的任何事情。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 1.病人的动作记忆并未受到影响,由于机体的记忆不依赖于海马体,故而没有障碍。
  • 2.过去的记忆不受影响,也就意味着,手术前发生的记忆存储位置并不在海马体上,说明长期记忆并不存储于海马体,但是将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却要依赖海马体的加工处理。

后来心理学家对此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例如对左右脑连接处切除后的人进行研究,发现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负责语言的组织,而右脑负责空间和视图的处理,于左脑而言,即便右脑的信息未能及时的传递过来,左脑也能编造一套看似合理的语言来告诉观测人员他们所观测到的事物。于右脑而言,若无左脑的配合,那么看到视图时,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们的重点就在于,左脑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左脑能根据它所看到的东西编造一套有条理的说法,即便与事实上相距甚远。

遗忘的威力

过去对遗忘都有许多误解,认为遗忘终归是不好的。但是,书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并提到了遗忘的记几个重要作用:

  • 其一,遗忘能够过滤信息。遗忘是大脑的垃圾清理机制,我们的大脑时常会接受到一些杂乱的内容,或者于大脑而言无意义的内容,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将其遗忘,若是不遗忘,这些垃圾信息则会争先恐后的涌上脑海,占据你有限的记忆加工处理空间,导致无法工作。日常生活中,若是同一时间接受太多杂乱的信息,脑袋是很容易宕机的,其实就是此处杂乱的信息清理不过来了。
  • 其二,加深记忆。书中提到了艾宾浩斯和巴拉德实验的不同,产生着截然不同的效果。艾宾浩斯以自己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的记忆毫无意义的单词来测试记忆的内容的衰弱规律,结果发现,人的记忆呈现了单一的一路下降的趋势。而巴拉德的实验则不然,他在大量的实验中,让接受实验的人记忆诗歌,然后在不间断的测试中发现,那么即便只学过一遍的人,在后面不断的测试中,成绩呈现规律上升趋势,要迟到第四天之后,记忆才会逐渐衰退,这似乎与艾宾浩斯的相互矛盾。
  • 其三,回想的作用。通过对上述的两个实验,了解到,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效果,主要是测试时选择的材料不一样,艾宾浩斯选择了无意义的单词,而巴拉德选择了有意义的诗歌。换句话说,后者的背景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前者并没有。

通过上述学习到的关于遗忘的威力,作者继而阐明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就是遗忘式学习,在这里不得不提到记忆的存储能力和提取能力,这两个可以构成四个不同象限的关系,分别用对人的熟悉程度来类比:

  • 存储能力弱,提取能力强,比如新认识的朋友,虽然你现在和人家很熟的样子,也能叫上人家的名字,但估计过一阵,就忘了;
  • 储存能力弱,提取能力弱,比如陌生人,未深交的人;
  • 存储能力强,提取能力强,比如亲人,长时间相处,记忆存储深,所以能一下子唤醒对亲人的记忆;
  • 存储能力强,提取能力弱,比如久未联系的老友,多年未见,虽然看着熟悉,但一下子想起不叫什么,但只要耐心的回想,就能挖掘出相应的信息。

上述这些都涉及到一个概念“必要难度”,人类之所以会进化出这样的能力,主要是人类进化还处于早期游牧的是时候,未适应不断更新的环境,人类的提取能力需要不断进化,这也带来了新获得的记忆的短暂性。而存储能力的进化方向并非不断更新的,比如需要来回的迁徙同一地方,就必须要凭借深层的记忆。

第二部分 增强记忆

打破学习的好习惯

我们在往常的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告诫我们, 要保持学习的一惯性,例如固定的习惯、固定的日程、固定的场所等。然后心理学家在做实验研究中却发现,环境对记忆有较深的影响,环境会影响学生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学生考试的考试成绩。在记忆的存储层面,科学家通过设置多组不同的实验进行对比,学习环境和考试有如下3组,分别在 10 分钟内记忆单词:

  • 在爵士音乐教室学习
    • 一部分在爵士音乐教室考试,能记住A个单词
    • 一部分在莫扎特音乐教室考试,能记住A/2个单词
    • 一部分在安静教室考试,能记住A/2个单词
  • 在莫扎特古典音乐教室学习
    • 一部分在爵士音乐教室考试,能记住A/个单词
    • 一部分在莫扎特音乐教室考试,能记住A个单词
    • 一部分在安静教室考试,能记住A/2个单词
  • 在安静教室学习
    • 一部分在爵士音乐教室考试
    • 一部分在莫扎特音乐教室考试
    • 一部分在安静教室考试,能记住A/2个单词,这一组表现,在同等的相同学习和考试环境的3组中表现最差。

由上述可知,共有 9 种组合。通过对几种组合的实验结果可知,相同的学习环境和考试环境是很重要,因为切换不同的环境可能会导致记忆的不佳,但是,若是环境是安静的,没有其他外在环境因素的参与的话,那么考试成绩也会不佳。通过上述结果可以说明,外部环境确实参与了记忆的编码过程,但是在记忆的提取过程,就是上述的考试过程中,若是没有外在的与此前学习环境同等的因素的话,记忆就不容被提取。(这也提示我们,情境学习的重要性,若想要习得一项本领,就需要直接参与到对应本领的工作环境中去,这既有助于学习,也有助于发挥。)不过遗憾的是,我们不太可能在考试时,有与此前学习时的外部环境,比如有相同音乐的教室。后面我们会谈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上面提到的都是外部环境对记忆的影响,内部环境对记忆也有很深的影响。大脑在不同心境下,存储了相同记忆,但在提取记忆的时候,大脑却以不同的方式重组了记忆,而且需要保持与此前相似的心境,才容易容易唤醒此前相似心境下的记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外部提示和内部提示对记忆的提取都有影响,但是,在强有力的提示面前,无论是外部和内部提示都显得无力了。

我们已然了解,环境对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影响都很深,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同时具备相应的“外部因素”或“内在心境”,那么,切换不同的学习环境则是抵抗环境干扰影响的最佳法宝了。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那些在不同环境学习过的考试人员考试成绩明显要比在单一环境学习的人好,也就是说环境背景的切换大大提升了人们的记忆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环境学习,由此养成不依赖于环境记忆的能力。当然,我们讲的是切换不同的空间环境,其实切换不同的时间段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最后,引用书中的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为什么切换不同的环境学习是如此重要,哲学家 John Locke 有一次讲到一个学习舞蹈的人。那个人在练习舞蹈时,从来都严格恪守他的老习惯,在同一个房间里练习,而那个房间里恰好有一个老式木箱。糟糕的是,洛克写到:“这一珍贵的老家具深深融入了他的舞蹈,融入了他的每一次迈步、每一次旋转,以至于他固然能在那间屋子里舞得完美无缺,但是必须有那个老木箱才行。他不能在任何其他场合表现得同样出色,除非那个老木箱或者一个类似的箱子摆在那个特别的位置上。”

从临时抱佛脚到分散式学习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在你上学时,面临着一场考试,你平时认真上课,你还好好的复习了一番,结果你的成绩却并不比那些只通宵了一个晚上且平时不听课的同学高。若是有过相似的经历,你必然会怀疑自己,难不成自己有那么蠢吗。其实不是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能够提高效率的分散式的学习方法。

为什么要选择分散式的学习方法,这里必须提到“间隔效应”的发现,艾宾浩斯写道:“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比如分三个不同时间点分别背诵单词一次,要比一次性背诵单词三遍效率要高,前者的记忆效果要好。

心理学家巴克利一家的实验,被称为“巴利克的四人行研究”中,巴利克以一家四人为研究基础,这也是针对“间隔效应”的首次长期实验。

换句话说,拉开时间间隔的学习方式相较于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式能够更长久的记住学习的内容。

詹姆斯法与学习外语的新规律

“詹姆斯法”可能是世界上学习外语的最好方法了,说白了,就是融入到该外语的学习环境中,比如学习英语就去英语国家,学习法语就去法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生活一段时间。因为在这些国家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是一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若是脱离该环境,则必须记忆大量的“非感性”词汇,而这些词汇不被使用的话,又在不断的遗忘。而在另一项实验当中,有人就通过实验观察了,到底要比单纯的存储这些词汇,多花费多大的精力才能够掌握达到“流利”提取这些英语词汇。彼得·沃兹尼亚克(Piote Wozniak)用他通过体验得出来的结论是,需要每天四小时,连续几年才能够看懂科技报刊,并和其他人交流。他通过实验总结到“间隔应该尽可能长,以维持最低限度的重复频率,同时最大程度地体现所谓‘间隔效应’的作用;间隔也必须足够短,以确保知识还仍然能记得住。”他将这一实验成果编写成了代码程序,演变成了后来的SuperMemo软件。

备考的最佳复习间隔

那么备考时,如何根据具体的情况在制定复习计划呢?下面,通过书中提到的两点来说明:

如果考试在一星期之内,而你想要把学习分作两次,那么你可以今天一次、明天一次,或者今天一次、后天一次。如果你还想再加一次复习,那可以加在考试的前一天,与第一次学习的相距正好在一星期之内。如果考试是在一个月后,那么最好的做法是今天学习一次,一星期之后学习第二次,如果要加第三次,那么再等3星期左右,依然安排在考试的前一天。考试的日子离得越远,也就是说,你需要保持记忆的时间越长,那么第一次学习与第二次复习之间的间隔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研究发现,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与距离考试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一星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过后的一两天之内(20%~40%)。如果距离考试还有6个月,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3~5星期左右(10%~20%)。不过,如果间隔时间比这再长的话,则拖得越长,考试成绩反而下降得越厉害。

了解考试的真相

为了加强学习的效果,我们还能够通过先考试后学习的方式,这样做大概容易让我们摆正心态。另一种加强学习效果的方式,则是心理学家称之为“熟悉度”的东西,这个称为“熟悉度”的东西时常糊弄人的大脑,当你认为对当前的知识概念越容易掌握时,那么你的大脑就会以为第二天一样能够记得住,当你刚刚学完时,马上复习的话,并不会增加任何的记忆的。也就是说,大脑越容易提取资讯,那么学得的程度就越浅,大脑越难提取的内容,那么再次学得的程度就会越深,因为同时加强了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对人而言也是,工作初期要试去做更难的事儿。)

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时间配比

有时,回想的时间可能都多于学习所耗费的时间。

第三部分 解答难题

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课题,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 准备期。这一阶段可能以小时计、以天计,甚至更长久,是一个人用来琢磨某个逻辑难题或者创新课题的时间。
  • 孵化期:这要从你把问题搁到一边去的时候算起。有三种孵化方式,放松、轻度用脑、高度用脑
  • 顿悟期:这就是你“啊哈!”的那一刻。
  • 验证期:这一步骤是要复核并确认得到的结果是否真能行得通。

为什么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要适当的将工作放在一边,因为思考过程中出现的误导性的词语会妨碍人的思维,只要将工作放一放,适度的休息一会儿,思路就开始解冻了。

ChangeLog

  • 20180718

ps.本篇读书笔记大体是基于卡片整理而成,由于是前些日子阅读的,以至于很难通过回忆来记录笔记。不得不翻开此前划线的重点,然后通过卡片将重点挑选出来。最后,再切换 workflowy 中,通过回忆,卡片中的思路进行文字的拓展和回忆。越往后面,拓展和理解的不那么深了,所以后面有部分内容直接将原文搬运过来了。通过对《如何学习》一书的学习,也明白了读完书之后,为什么要隔一段时间再通过回忆整理成笔记了,此前就已经听闻需要这么做,但并不知道背后的原理,就从未执行过。不过幸好接触了卡片写作法,使写读书笔记更容易了些。以上这篇读书笔记自然没有很好的遵循该该原理,因为阅读和整理成笔记的时间间隔太久了,已经很难从记忆中调用该部分知识点了,希望今后勤加练习,使读书笔记写得更符合记忆的规律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45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49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960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7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6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0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6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7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5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46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6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何学习》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学习的相关内容。 第一,记忆是如何形成,如何被储存提取的? 第二,遗忘是怎么回事?遗...
    津哥铁狼阅读 740评论 0 9
  • 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拥有科罗拉多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和西北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
    今日说阅读 265评论 0 0
  • 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知名科学记者。深度采访过众多脑科学、认知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并把该领域的前沿成...
    华杰研习社阅读 641评论 0 2
  • 记忆的特点 1)存储能力和提取能力使用技巧--用进废退: 你的大脑越是费尽力气地挖出某项记忆,你对其再次学得的程度...
    陈浩爱学习阅读 391评论 0 1
  • 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是好的,是对的,必须多读书。这个观点被我们上一辈供奉为至理名言,而那一代人恰恰都是读书最少的。那一...
    Jeff_Ye阅读 27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