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思考

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是好的,是对的,必须多读书。这个观点被我们上一辈供奉为至理名言,而那一代人恰恰都是读书最少的。那一个年代的文化动荡,导致很多人因为没有好好的念书获得文凭而在改革开放后吃了很多亏,所以那一代的人将“读书”等同于“在学校学习”,所以他们认为的“读书是好的”以为的是“通过书本学习到知识,从而获取文凭是好的”

在更早的年代,整个的社会教育体质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所以那一些看不了书的,当看到有人手里捧着一本书认真阅读的样子就感觉非常的“有文化”,所以“读书”——更确切的说是“看得懂书”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有文化”的代名词,“读书是好的”其实代表了“有读书的能力是好的”。

“读书是好的”这个概念在今天仍然在被盛行。这一句话虽然没错,但如何理解“读书”、如何正确的“读书”与能得到的价值息息相关,这些价值才真正与读书的“好”紧密相联系,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首先来看看书的定义。从形式上,任何一份将印有全篇文章段落的数十页乃至上百、上千页的册子都可以用成为“书籍”。如果以就旧的观点来看,任何形式的读书都是好的——所谓开卷有益处。

也就是说只要从形态上满足了“书籍”的定义,那么这就是一种阅读状态,是值得赞赏的。但作为一个理智的读者纯粹的做到“开卷有益”其实远远不够。“读书是好的”其实代表着个人能够从书本中获得提升。

阅读了就能有所收获是不假,但其实更理想的结果应该是“通过阅读获得自己想要的收获”。所以关键的问题就是在“想要的”上面。漫无目的的阅览远远比不上有针对性的阅读对个人的帮助更大。

但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读书人希望通过阅读获得什么?——当然,想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可以是一个阅读的目标,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的阅读,在主题上也会相对广泛,但这和随意阅读仍然有区别——至少是带着一个目的了吧!而且随着对自己问题的解答,也会冒出新的问题来进一步引领新的读书目标。

相比于无所事事的“读书”,当有了一个读书的目的也就能够更加主动选择阅读的主题和范围。在内容上,目前可以获取到的书籍何止成千上万种。不同类型的读物事实上所传递的信息和能够带来的价值完全不一样。

例如,科学类读物更多是传递了专业领域的事实,介绍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小说、童话类读物更多通过故事带领读者体验一种新的生活经历;诗歌、散文则带来了一种情绪上的共鸣;而历史、哲学介绍的是过去和当今社会的一些基础社会理论,那么社会科学、心理学等则更多的讨论看待世界并且更高效行动的方法论。

以上的归纳可能并不一定准确,事实上这里只想表明的是例如这样的例子:一个希望通过阅读得到放松的人却选择了一本讲述美国黑奴的社会文学,那么除非他确实对美国的黑奴历史有浓厚兴趣,否则如果仅以“读书是好的”作为原则硬着头皮的阅读,那么这过程很有可能会是痛苦而让人昏昏欲睡的。

同样的,一个希望通过阅读获得对社会种族歧视有更多认识的人却选择不断的阅读科幻小说,那么他能汲取到的有关信息和得到的进步会非常局限,也得不到预想的满足和收获。读书当然能比不读书有更大的收获,但还是要尽量避免为阅读而阅读的——漫无目的的阅读……至少在选择一本书籍后,能够大概了解这本书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自己期待的又是什么。当两者基本匹配时,才值得选择继续深入下去。

基于上文的总结,如果对“读书”的概念做进一步诠释,我想应该可以将读书理解为是一个是带着目标去获取的过程和探索信息/体验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也就可以进一步纠正另一个传统意义的错误理解:“读书”不是这个动宾结构词组所传达的表面意义——也就是说,读书并不一定要一字不落通读书本。

这样的是阅读方法的可以被理解为阅读的最初级技巧,但不是最高效阅读方法。一个好的阅读过程应该由不同节奏的阅读速度穿插进行的。一本书中,并不是作者的每一句话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每一段落都有着相同的信息含金量。

而在一个带着目标的阅读过程中,就跟容易跟随着目标的指引,哪一些地方需要详细阅读,哪一些地方可以略读和通读……甚至在二八原则定义中,理论上80%的书本内容都可以采用略读方式扫过——那么在一个明确阅读目标的前提下,我们不仅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了更明确的指引。

甚至在阅读效率上也有了本质的飞跃——因为我们可以更放心的放弃掉书本的一些内容,在这一阶段暂时不关心嘛,那么暂时略读就好了,对自己已经知道的信息和知识也可以快速的掠过。而在这一过程中,令一个意外收获是,当有意识的去主动略读和跳读时还非常容易养成另一个习惯——总结。

要知道某一章节是否可以略读、是否可以跳过,必须要时不时的对已读的内容做总结,也需要对后文的内容做预判,而这一习惯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通过不断总结就能对书本的理解更加准确,也通过不断回顾来复习看到的内容,让信息更有可能成为知识。

看,真正认识到“读书”的含义就是这么神奇,当我们能正确的解读这个词的含义,再加上一些基本的演绎和归纳——就已经足以能帮我们有效的提升阅读所带来的价值、提高阅读的体验、增强阅读的效率和技巧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阅读书目: 1、《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等 2、《怎样读书》 胡适 什么是书...
    杰品世界阅读 936评论 2 10
  • 曾经(直到前天的早些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好青年。但在思考过一个问题之后,这个想法被颠覆了。是...
    傻菜阅读 175评论 2 1
  • 1.相比电子书,我喜欢纸质书,因为可以随时用笔在书上勾画,书写自己的观点。电子书虽然可以快速的复制、摘录,但总觉得...
    七七狐的安安兔阅读 217评论 0 0
  • 最近一直在学习如何阅读,不管是快速阅读,还是主题阅读,亦或是深度阅读,通过最近的学习,多少都了解了些。一直觉得自己...
    希亚阅读 216评论 3 0
  • 加入行动营以来,每天几页书的习惯算是坚持下来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关于读书的思考。 01为我所用的读书思...
    追求自由的小五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