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回宿舍的火车上,刚刚看完诺兰的新片,《敦刻尔克》的余温似乎还没散去。忙碌的工作,似乎好久都没沉浸在电影中。一起出来看电影的朋友说,看电影的时候你好严肃,我说:“这是部好电影,我好久没看见这么好看的电影”。
没看电影前,听到诺兰介绍他的新片时,他说:“我们都太关注胜利,却忽略了那些失败”。深深被他这句话孙吸引,没上映前就关注着。
影片开始,就是汤米逃离的场景,厚重的颜色,压抑的气氛。找到大部队时,他的团队仅剩他一个人。不大的海滩上,挤满了等待撤退的四十万士兵,拥挤却不喧闹。
看见那一个个翘首归乡的人,那些随时可能到来的德国空军。想起来张爱玲《小团圆》里开始,写到:“所有战争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都是等待”。
那几十万无精打采,缺乏经验的年轻士兵,就注定了这不是场充满热血、充满英雄激情的影片。被德军逼迫到敦刻尔克的士兵,似乎已经失去了斗志,每次一搜撤离舰根本无法坐不下几十万的士兵。
战争暴露人性,当生命都无法保证的时候,道德往往会靠在一边。为了登上英国的船只,法国士兵脱下了死去英国士兵的衣服。靠着冒充英国士兵吉布森和汤米登上了返程的船只。
影片里通过三个主人公,展现了海、陆、空三个军队在这场撤退中的作用。作为陆军的汤米,串起了整部影片。
但整部影片下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确实那个冒充英国士兵的法国士兵吉布森。他和汤米相遇,帮助汤米通过抬伤员上了船,在他们的船只被鱼雷击中的时候,他又打开了船舱,就出了汤米和他其他人。
而最后,当他们面对因为超载而要下沉时,他们最终选择了从不开口说话的吉布森。虽然最后吉布森的法语证明了他是盟军,但在“活着”念头下,一切联盟都是不可靠的。当影片将要结束时,汤米和其他人都游出了船舱,但是吉布森的双手,最后却被巨浪吞噬。
战争给人的创伤不仅仅是那些死去的人,对于那些幸存的人,也是一种伤痛。因为在战争时做过的那些违背道德标准,违背本心的选择,会在平静后,一点点卷土重来,吞噬着你。
虽然整部影片从配音到情节都充满了压抑,但片子的最后依然散发了人性的光辉。当英国民众开着一搜搜民用船抵达敦刻尔克时,士兵们沸腾了。当陆军上尉问海军军官这一搜搜船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军官说出了整部影片最令人深刻的话:“home”。
正如海报中宣传的那样:“当40万人无法回家时,家为你而来”。
不论是战争、灾害亦或是生活中的坎坷与磨难,当我们拖着被劳累的身心回到家乡时,家乡总会让你感到温暖。而这种温暖,不一定是家乡的山水人,而是一种“归属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原乡情结,此刻,远离家乡工作的我,这种感觉愈发的深刻。或许我们可以走过很多美丽的城市,看过繁华都市亦或是山城秀丽的古都。但是,美景往往留住了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身体,却留不住我们的心。
心似浮萍,何来归处。诺兰想通过《敦刻尔克》的撤退,展现战争的另一面,展现人性的弱点与光辉。而我,却在影片中的汪洋大海中,似乎看到了海对面属于自己的家乡。
深处异乡,我们都是在等待归家船只的人。
或许此刻我们还看不到海对岸,但愿你不论天涯何处,家乡一直长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