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昨天下午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大大提升了幸福感。
炎热的午后,宅家自娱自乐。几根木棍是孩子的玩儿伴,比五彩的玩具更多了好玩儿之处,他可以灵活组合,成为孩子发挥想象力的素材。在语言的提示下,孩子搭出了高架桥。我给他的桥命名为“错综交错的高架桥”。孩子好奇问“什么是错综交错”,我答“你所拼搭的样子就叫错综交错”。(未拍图)孩子恍然大悟。
而后,玩了角色扮演游戏,拿个大盆盖在头上,没想到孩子咯咯咯笑个不停。只是一个大盆子,玩出了花儿。寻找圣诞老人的游戏,咖宝蛋神的游戏。
我先将头蒙上发出奇怪的声音,于是孩子演变了玩儿法,问“你是谁”我答“圣诞鹿”,问“你在干什么?”我答“我在等圣诞老人”。“圣诞老人去哪儿了“。我答“去送礼物了”。过了一小会儿。问“圣诞老人回来了吗”我答“圣诞老人丢了”。孩子纠正“圣诞失踪啦,我们快去救圣诞老人”。于是又演变了另一个场景,咖宝蛋神动画片里的人物,救援小队出动。换角色我是(小咖)孩子是救援机器人(暂且用这个代替:咕噜咕噜)于是乎开始了一场救援游戏。具体不演绎。
整个过程孩子主导参与,他自导自演了一场圣诞老人人间留恋人间的故事。而作为妈妈成了他游戏里的配角,孩子开心,妈妈不累,创造性的部分无形授权给了孩子。
这样普通而有趣的玩具,既然无需分毫,比起昂贵的玩具或是游乐场却有趣多了。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昨晚孩子的爸爸睡前赶上了孩子的“睡前阅读”,一本小猪佩奇一百个单词,场景翻翻书成为孩子与父亲的桥梁。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阅读机器人”。
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孩子更加需要“父母”这份玩具。
睡前(昨晚)孩子开心的说“妈妈,今天,我们做好多事情”下午玩儿了什么,晚上玩了什么,明天要去哪儿?一天的回顾,和第二天的行程规划将成为了他的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玩儿伴。孩子们从父母身上学会了游戏的多样性。感恩孩子为我的“灵活”之旅,加持能量。
保持觉
坚持悟
必修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