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这本书是印裔美国人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根据自己所学的金融学知识,经过对自己的故乡 — 印度进行的贫民调查,并联合心理学家埃尔德·沙菲尔所作的一本关于如何避免陷入稀缺陷阱的一本书。
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除了实验室的数据,还有在印度民间实地勘察的数据,内容很详实。再看几遍,对书中的内容熟悉之后,才发觉书中的知识早在儿时就已经听老人们念叨过,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好,我们现在聊聊我在书中的所得
一:稀缺陷阱是如何产生的
稀缺:就是“拥有”少于“需要”,说白了就是钱不够花,时间不够用。
因为稀缺,我们会把时间和钱花在处理眼前紧急的事物上,而看不到未来更重要的事情。但是这一天终会到来,到时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或金钱去处理这些事,就只能向未来借钱或时间;但未来我们不但要还这些时间和金钱,我们还需要付利息。那么我们永远在还债,而且随着债务的越滚越大,我们就会陷入稀缺的陷阱里,无法出来。
用老话说就是:挣一个想花俩,就不是过日子哩人。还有一句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用在我自己身上的实践就是,自从办了信用卡以后,我一年下来不但没有结余,连以前的积蓄也给花了。
二:如何从稀缺走上富足
如何从稀缺陷阱中出来,关键是要有余闲。
对于金钱这一块,在经济宽裕时,把钱存起来,等需要时用。但是如果是针对极度贫穷的群体,必须政府或公益机构先给予帮助解决生活基本所需,然后才能逐渐走出稀缺。
时间方面,挑出最重要的事放在一天的关键时间去处理,把不重要的删除或让他人代为处理。然后每天安排一段空闲时间以防有突发事件的发生。
换成我们的话说就是:勤俭节约,积谷防饥,未雨绸缪。
我身边的例子:我大学时同寝室的女孩,毕业后留在北京,日子过得很苦,还要兼顾家里。每次去北京,看她买菜都是去早市上买五块钱一堆的那种,她请客下馆子我都不敢点荤菜,生怕她这个月的钱花超了。去年再见她,她和她老公在厦门买了一套价值两百多万的房子,马上要搬到厦门去了。一问原因:原来他们结婚前在老家买了两套小房子,一直出租,结婚后两人在老家合买一套大的期房。去年,他们把那两套小房子卖掉,加上在北京十年的积蓄积蓄又借了一些钱,付了首付。正好老家那套大的也交付了,他们装修好出租了出去,把出租的钱用来付厦门的房贷,然后就倒腾开了,简直是我膜拜的对象。
三:反思
看到书中作者为了让自己家乡的农民养成储蓄的习惯煞费苦心,因为储蓄是很好的余闲,但却很少有人这样做。看到这里,我好奇存个钱有那么难吗?我和周边的朋友没人教也会呀,其实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习惯的问题。储蓄中国人一直都有这个习惯,从小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亲人都是这么做的,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所以一个好的习惯形成后会让我们规避很多风险,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还有我们这些80后小时候听到的一些儿歌,其实也是一些谚语,它在不经意间告诉了我们生活的方法。比如二十四节气,它不光是告知我们天气的变化,还是古代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时间表,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有粮食的保障才让我们这个民族繁衍至今。
还有我们有自立更生,丰衣足食的传统。看我们的维和部队到国外,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食物,有种说不出的骄傲,我们靠得就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才熬过困难的时候。有人说,我们国家帮这个帮那个,就不见别人帮我们,不管别人帮不帮我们,别忘了还有“天助自助者”这句话。
在扶贫攻坚中提出“扶贫先扶志”,那么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拾起来不就是很好的标杆吗。
最后说一点:《稀缺》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发财的,但如果把书中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却可以保证你的基本生活。关于扶贫,作者最后也说,扶贫是个大问题,他只是提出了一些方法而已,现实还需我们去努力,这句话放在中国尤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