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文青」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可能是从房价一路飙升,长安居大不易开始,也可能始于“一百块搭车穷游西藏”的盛行,「文青」被曲解成“被自己的空想和幻觉、被审美喜悦和道德温情扭曲架空,置换了真实的身体感受性、历史感/现实感以及思维逻辑性的人”,别问我这段文理不清的Quote阐述了什么,反正它被高票当选为"最佳回答"悬挂在“百度知道”的第一条。「文青」的妖魔化同样伴随着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对啊,你读书再多也不一定能把知识变现为财富买得起北上广的学区房,你即便是出口成章词不穷竭也不一定能一马平川考上清北复走上人生巅峰,所以,为什么要读书?
天海佑希在《女王的教室》里有一段演讲振聋发聩,“你们给我好好觉醒吧,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
卡夫卡曾经说过的,“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你读过的每一本书,看过的每一个故事,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叠将会对你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让人重新评估自己的一生。
读书,才能塑造成熟的人格、价值观与道德观。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我们的认知与审美进行修正,树立真善美的标准。你才能在现实社会中抵挡世俗、肤浅甚至糟糕的价值观;能在这个宣称“浪骚贱”才能迎合市场的浊流中坚持自己的认知;能在面对“动物园老虎吃人”“丽江被打女子毁容”之类的新闻时用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和良知去提出观点,而不是靠煽动的激情去宣泄。
读书,才能更好地与自己和平相处。在消失了WiFi 和网络的独处时间里,你不会焦躁地在各个APP应用和聊天窗口间抓耳挠腮,你会愿意静下心去阅读,去思考。人倾其一生都在探索生命的本真,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的意识与肉体又是怎样协调运行的?南山之下、浊世之中,又该如何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智与情感?读书越多,便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这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环境的世界便是你心灵栖息的桃花源。
读书,你会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你会养成不卑不亢的心性,你会有立场,也会有底气。其实,无论你喜欢看的书是什么,是《龙枪传奇》抑或《文心雕龙》,每本书都是一把钥匙,引领你进入一个妙趣横生的世界。我们并不推崇功利性的读书,因为它的范围过于狭隘,收获也相对局限,强制性的清单式阅读反而会激化内心对读书的抗拒。但我们真心希望,闲暇之余,你能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因为阅读能够带给你的回报就像复利,是这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你只需,假以时日。
最后还是想用《女王的教室》做个结束: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更出色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