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朋友反馈孩子在写作业或者学习的时候抓耳挠腮,磨磨蹭蹭,一会弄点这,一会摸摸那,好像总不能静下心好好学。
但是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就不一样了,那叫一个专注,有时间连喊他的声音都听不到,气的家长牙痒痒。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如何把孩子在看电视玩游戏的专注度用到学习上呢?
其实这要从注意力的分类开始说起,注意力一般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比如我们正在专心上课,突然有人把门推开,我们不由自主的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门口,这就是无意注意。而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奇特的刺激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而电视游戏里面的画面感很强,有很多新颖的刺激,孩子也不需要做什么,正好符合这些特点,所以很容易吸引到孩子。
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时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某种事物或完成某种任务。
学习就是需要有意注意,需要一定意志力和努力程度才能更好的完成的任务。
一对比,就了解了为何孩子更喜欢电视游戏而不是学习了呢,如果再加上学习遇到困难,家长不理解,经常指责批评的,更是如此呢。
那么如何把孩子这种专注度从电视游戏上用到学习上呢?
第一、把学习有意思化,并融入生活中。
过去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必须吃的苦上苦,方为人上人。所以我们的观念中自然而然就会带着这些教育下一代。学习本身就是很苦的,是很枯燥的,所以要能耐得住,要坚持住?但是真的吗?不一定。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学习给弄的有意思一些。打个比方,以前上学的时候背九九乘法表,死记硬背,当然没有不会背的。但是现在会发现更多采取的是形象化的,用一些色彩鲜艳的道具反而更容易让孩子记住。
以前背古诗,纯记忆,但现在会编成儿歌来读,或者在生活中看到一片落叶,自然就出来应景的诗句,念给孩子听,这样自然有趣很多。
有些朋友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玩买卖东西的游戏,贴上价格,给付钱,找零钱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算数。
当然其实还有很多种方法,如果我们受自身限制,想不出来,那不如多看看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也许会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第二、在兴趣的基础上
一般情况下,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孩子三岁之前以无意注意为主,三岁后则慢慢以有意注意为主。三岁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为8分钟,四岁12分钟,五岁14分钟,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大概20分钟左右,10-12岁孩子为25分钟,12岁以上则可以达到30分钟了。
但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则可以突破这个时间,比如一个五岁孩子喜欢拼装玩具,那么他可以玩这个一个小时也不尽兴。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一个孩子喜欢画画,当我们给他提供这样的条件,他能长时间画,就算遇到了问题,也能积极主动解决,同时也是在培养他的有意注意。
当然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我们要静下心,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且在孩子遇到问题,及时肯定鼓励,他才能长久坚持去做。
试想一下,当孩子有感兴趣的事情了,就会发现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这些事情上,相对放在电视和游戏的时间就少很多,甚至都对那些不会太感兴趣了,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
三、多陪伴,多和孩子一起玩,做好榜样
有时候问孩子:“为什么总是看电视玩手机?”
孩子会说“不这样,我也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啊?”
或者“爸爸妈妈都是在看电视,玩手机我也只能看电视,我也这样。”
或者“没有人可以陪我玩啊”……
所以在初始时间,并不是孩子想看电视玩手机,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如果我们能够多陪伴,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他会更多选择玩。就算不能外出,其实在家里也是可以做很多好玩的亲子游戏的。
还有一点就是身教重于言传,做好榜样,如果我们一贯就是看电视玩手机,那也没有理由去责怪孩子了。
否则我们看着电视,玩着游戏,告诉孩子赶快背书,赶快写作业,那是一个什么场景,效果会如何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了。
当然有人说我们拿手机是为了工作,那和孩子说清楚,并且也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其实有时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有效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