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二

五十二

原文

       沈学子有女弟子徐瑛玉,字若冰,昆山人,嫁孔氏,能诗,早亡。与王兰泉夫人许云清,及吾乡方宜照之女芷斋,唱和甚多。和学子《送春》云:“春光心事两蹉跎,愁见飞花槛外过。漫说穷愁诗便好,算来诗不敌愁多。”《病起》云:“重开鸾镜施膏沐,卷上珠帘怯晓风。病起不知秋几许,飞来黄叶满庭中。”《七夕》云:“银汉横斜玉漏催,穿针瓜果钉妆台。一宵要话经年别,那得工夫送巧来?”

译注

        沈学子有个女弟子叫徐瑛玉,字若冰,昆山人,嫁给孔氏,能些诗,早早去世了。与王昶的夫人许云清,以及我的同乡方宜照之女方芳佩,唱和的诗很多。她和的沈学子《送春》诗:“春光岁月和愁苦心事两茫茫,忧愁中看见纷飞的花从门外飘过。不要说穷愁的境遇里写的诗便是好诗,细细想想诗意哪里比的上忧愁多。”写的《病起》诗:“重新打开镜子施抹胭脂,卷上珠帘害怕遭遇早晨的凉风。病中起身不知道秋深几许,飞来黄叶充满了庭院。”写的《七夕》诗:“银河横斜在天空玉制的滴漏催人离别,把瓜果用针线穿起来钉挂在妆台边。一个晚上要说尽一年的别离之苦,哪里有得时间作针线活?”

       王昶(1725—1806),字德甫,一字琴德,号述庵,又号兰泉,其先世居浙江兰溪,高祖始迁江南松江府青浦县西珠街角(今名朱家角)镇,遂为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二甲七名进士及第,归班候选,十月丁忧返家。二十二年,高宗南巡,召试一等,赐内阁中书舍人,累迁刑部郎中。三十三年,因坐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案言语不密罢职。随即从大学士阿桂入云南,又从理藩院尚书温福入四川,历时九年,从征佐事有功,超擢鸿胪寺少卿,赏戴花翎,授江西、直隶、西安按察使,云南、江西布政使,累官刑部右侍郎。卒年八十二岁(王昶生于雍正二年甲辰十一月二十二日,卒于嘉庆十一年丙寅,按农历算八十三岁)。生平传记见严荣《述庵先生年谱》、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四、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百五。沈德潜选《吴中七子诗选》,王昶名列其中。与朱筠齐名,人称“南王北朱”。他学问淹博,重视实证之学,对金石学兴趣盎然,又通晓宋明理学,著述颇富。有《春融堂集》,编《金石萃编》,主修《西湖志》、《青浦县志》、《太仓州志》。他又是著名的文学选家,辑有《湖海文传》、《湖海诗传》、《青浦诗传》、《明词综》、《国朝词综》、《琴画楼词钞》等。

        方芳佩,字芷斋,号怀蓼,浙江钱塘人。方宜照之女,中丞汪芍坡新室,著有《在璞堂稿》。

�������b9Y<�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