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在我所交的两个班级开展了“小先生五分钟课堂”试讲活动,目的是培养尖子生。
期中考试后,我发现所交的两个班学生,综合排名年级第一,但是优秀率为“0”!我思考了很久,究竟用什么办法提升优秀率?用什么办法使九十多分的孩子们迅速提升十分左右呢?
这些孩子们的学习态度都很好,按时完成作业,课堂认真听讲,挑不出大的毛病。知识都学会了,但阅读他们的试卷,都失分在了现代文阅读理解赏析题上(写作手法),还有文言文阅读理解答题的准确性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对各种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不自如,文言文理解和表达语言不熟练。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书写归纳能力之间有很大一段距离。意识到的不一定能通过书面语写出来,更不一定能通过口语表达出来。因此,我决定从课堂锻炼口才开始!
我给学生们设置了每一课必须讲授的知识和目标,每个学生分配很少一部分内容,联系“预习”“单元目标”“课后题”,结合课下注释,设置讲授内容和早点。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讲授了“古体诗”的特点,由学生根据讲授内容分块讲解。学生共分四个小组,每组一段内容,都按照“课文诵读——口说译文——内容概括——思想感情——美句描述——精句赏析”的环节,一点点讲解。
学生们在领取到任务后,利用晚上的时间精心备课,写成了有条理的讲课稿,并有意的加入了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引导,很受学生们喜欢。
他们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像老师那样要求同学们慢慢学,稳稳学。最后由一名同学做总结。课堂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每个学生讲完后应该由老师或者学生进行点评。
孩子们讲的条理清晰,课本上写得满满的。自习课时,我很想对孩子们“五分钟小课堂”的学习效果检测一下。
检测开始,每个小先生给同学们出五道试题,每题按2分计算,随机抽人进行检测。五轮下来,结果让人跌破眼镜!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通过率仅占不足50%!这个结果告诉我:课堂教授的知识学生们在五个小时后还能记得的仅仅为不足50%!
我就反思我的课堂:我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多高呢?在我们的五步导学法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检测反馈”,我想设计的初衷一定是对课堂授课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吧!只不过,我们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个环节,让它产生应有的效果!这学期进行了极简教育技术学习,王子老师教授的方法中就有如何利用UMU开展问卷调查和课堂测试,得分率一目了然,只是我们缺少时间投入去制作这个课程!高效课堂,一定离不开技术手段的辅助!理想课堂,一定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案与实施!
这让我想起学校给每个办公室配发的“学习金字塔”:
24小时后材料的评论保持率
讲授的知识 5%
阅读 10%
视听结合 20%
示范 30%
讨论组 50%
实践练习70%
向其他人教授/立即运用所学的知识90%
《礼记·兑命》曰:“学学半”。这句古老的名言道出了学习的真正方法——教会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其实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先学后教,共同进步,也是学习效率保持最高的一种方法!
昨天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我今天跟着数学老师学会了一道题:平移。我说:会了吗?你现在给这三个不会的同学讲一下。他拿出一张小格格纸,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上的一道题,认真的画起了图形,我观察他自己工整,画图一丝不苟,操作严谨,看来是真的学会了。画完图,他开始给其他三个平时不拿书的学生讲解,思路很清晰,一步一步,不紧不慢。当其他三个同学提出疑问时,他耐心解答。我当时就很感动,这样可爱的老师,这样耐心的态度,真是榜样!教完之后,他让每个同学练习一遍,然后问他们学会没有?三个都说学会了,他说:那我给你们每人出一道题检测一下,如果检测通过,你们就可以休息。他拿出纸,裁成三块,每张纸写上一道题,让三个同学进行测试,最后的结果是满分通过!四个孩子都高高兴兴的。
我问其中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今晚有收获吗?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就是学的太少了!我趁机说:明天你们每人跟着老师也学一道题,分享时讲给其他三个人,这样你们就可以学会四道题了,这样可以吗?他笑着说可以!
学习的过程就是采取合适的方法,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满足孩子们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
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效率一方面在于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的有效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也在于教师对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当好讲法遇到好学法,每个学生都会是好学生,每节课都会是好课堂,学生就会在快乐中感受学习的幸福!
老师,您的课堂效率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