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24.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曹操因为奸逆小人的告状,已经成功地将董承一伙抓获并连根拔起,把所有有关联的人都一一砍死了。就连伏后,即献帝的怀有身孕的妻子,也难以逃脱被杀的命运。
献帝深感无力,身为一个男人,竟连自己的妻子还有儿女都无法保全,那么他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有时候事件的爆发,牵扯到自己爱得最深的人利益,除了深深的无奈,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献帝软弱无能,想要操控自己的命运,却发现不再有任何的可能性了;而董承却“忠贞在千古,成败复谁论。”的美名。或许在历史上并非是以唯一的成败论作为英雄的评判基础,而是正在于生命的品质和追求的过程,气节的高昂还有灵魂的骨气。
曹操也因为杀害伏后而落得个国贼的称号。从人文道义的角度出发,曹操过于心狠手辣,就连妇女也不放过。可若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他今日放过的敌人,后日会将他送上断头台,所以捍卫他的权利,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毕竟一代枭雄,扛起的罪名与美名是以巨大的鲜血代价换来的。
接着曹操试着与大臣们商榷如何攻打敌人。曹操觉得刘备是一代英雄,唯有他才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对手,所以现在要趁着他羽翼未丰满的时候,就一举歼灭他,袁绍是其次的。
曹操去驻扎军营的时候,突然间起了一阵怪风,是天助曹操也,想要告诉曹操今晚刘备将会派兵突袭粮草。然后曹操准备好陷阱,等着一举把刘备攻下。
刘备派去求救袁绍的兵队却无所得。那是因为袁绍的最爱最小最有才能的孩子患病将死,他便无瑕去稳住大局,不抓紧时机去守护自己的利益。
结果便是,田丰的失望长叹而出。成大事不拘小节者,可他完全做不到。感性和理性的抉择,他无法客观冷静,所以刘备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刘备和张飞一步步地走近曹操设计的陷阱,张飞中计,刘备全力死战,终于可以突围而出,可是回不了徐州还有小沛,无奈之下,只能找到袁绍,告知自己的诚恳投奔之意。而袁绍也甚是开心地接受了他的奉承。
曹操此战的胜利,完全是因为天意,而作者却在文中发出无限的感概,为什么天意要帮助国贼呢?
由称谓的贬义,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曹操的品性是持反对的态度的,作者并不喜欢曹操,所以把他成功的因素归功为上天的相助,而非他们本身的厉害。
而刘备其实也是一个狡猾之人,只是他有一种很强的转换能力,总让别人觉得他那么低调谦虚,构不成对于别人的威胁,所以为他的成大事垫下伏笔。
曹操已经成功地攻占了徐州还有小沛,最后要攻打云长驻守的地方。可是曹操爱才,一直没有动兵,他想要把云长变为自己的人,最后张辽去降服云长。
那么,“整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究竟这个香饵能不能成功地把云长掳获了呢?期待明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