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陶杯”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中学语文教学》创刊四十周年名师论坛在渭南市瑞全中学隆重开幕。参会人员有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知名学者、教授,还有全国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名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中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代表。
10月24日下午,“圣陶杯”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正式开始,第一位上场的选手来自重庆璧山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教育学硕士、璧山区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汪飞老师。他的授课题目为:《秋歌——给暖暖》联想与想象式审美阅读教学。
一语道破天机:诗人以形象和图画说话。别林斯基的这番话可以和中国诗话相媲美: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一文中,对唐代王维诗画风格和艺术效果进行了非常经典的评论,他盛赞王维诗画意象鲜明,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非常富有艺术感染力:“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意思说,品味王维的诗,诗中的意象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观赏王维的画,画面中处处充溢着浓郁的诗情。苏轼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指王维善用诗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能够在脑海里唤起清晰的形象画面;而他说王维的画“画中有诗”,指的是王维善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气韵生动的画面,将想象、情感、理知融为一体,以具体感性的艺术形象怡悦人的性情,给人以诗情洋溢的感觉。
诗、画本是表现手段和艺术特点不同的两类艺术。诗歌以语言为媒介,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读者只能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唤起某种意象来感知它的美。绘画是以线条、色彩等物质材料,塑造具有强烈直观性和可感性的平面形象,直接诉诸欣赏者的视觉感官,从而感受它的美。 诗、画各有特点,各有短长,不能互相取代。但是,诗、画的意境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生发,扬长避短,以丰富艺术形象的创造。优秀的诗、画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情趣,往往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维既是唐代著名诗人,又是著名画家,他在创作实践中常常把诗、画两种艺术特质渗透、融合在一起。他的画饶有诗意。现存的《江山雪霁图》笔墨洗练简约,有萧疏淡远之致,整个画幅呈现出同他的诗歌一样清幽孤寂的情趣和开阔深远的意境,能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他的诗,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汲取了绘画的色彩映衬和明暗对比;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注意了线条的勾勒和构图的完整统一;再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远望》),画出了景物的远近层次,的是富于画境。
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对后来的诗、画创作和鉴赏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著名诗人和画家从这里受到启发,不论是在诗歌中,还是在绘画中,都注重使自己的感情和形象有机融合,创作出了许多诗情画意浓郁、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来。
长按赞赏码,感谢诸位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