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陇右道,肃州
“文公子确定要去从军?”只见这女子双手拉住他的衣袖,依依不舍地问道,
“是的,去参加安西军,躬逢盛世,不能杀敌报国既辜负了大唐也辜负了美人啊!”文公子说罢大笑,
“瞧你,这时候还能笑出来,”这女子嗔怪道,“这次又要去哪里打仗啊?天山?”
“不知道,可能比那还远吧,不过这次是高仙芝将军率兵,肯定能杀个大食(今阿拉伯帝国)片甲不留。”
“唉,那,敢问公子何日归来?”
“嗯,待我凯旋之日,许你一世安乐”
“嗯!等公子回来带我去看长安!”
语罢,文公子昂首而去,他仿佛已经看到,他披坚执锐,跃马而归,她站在门前微微红着脸。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
“报——赵将军,后方番兵造反,我军后路已断!”
“莫慌!迅速禀报高将军,”这位赵将军阴沉着的那张脸,散布着些许伤口,往日在阳光下泛着光芒威风凛凛的明光铠已经被血污沾染,失去光泽,“文校尉何在?”
“卑职在!”
“速命我部兵马坚守原地,不得冒进也不得撤退!”
“遵命!”当年的文公子经历多次血战已经成为一名校尉,他走入一做营寨,宣读将令后,一个声音让他停下脚步,
“文校尉,这么说我大唐安西军要败了,不会吧,我随安西军征战数年,这可是头一次啊”
“败了,”文校尉低头沉思,“就前几日我还寄出一封信,写着‘我军所到,贼兵皆溃,更有持陌刀者,阵前如墙而进,稍触其刀者,人马俱碎’。还画了幅《安西军旗开得胜图》,这叫我何时才能回去啊!”
数月之后,陇右道,肃州
“姑娘怎么对战事有兴趣,只是你有所不知,此次高仙芝兵败怛罗斯——”一位自称是原安西军校尉的人说到,
“那安西军中可曾有位文姓公子?”
“巧了,那文公子可是跟我一个营帐出来的,每次冲锋都在一起,因作战英勇,升了将军,兵败前已经离开去了长安,对了,还嘱托我带你去长安见他”
“真的吗,容我收拾片刻,然后带我去长安见他!”她想着“文将军”,微微红了脸。
不久后,长安西市的醉春楼里多了个名叫“桃夭”的女子。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长安,醉春楼
“哟,这位军爷从何而来呀”醉春楼外几个花枝招展的姑娘拦住一位年轻却有些沧桑的男子
“我自安西打仗回来,特来寻人,不知姑娘可曾知道——”男子答道,
“来长安寻人,军爷怎么看也不像是京畿人啊”
“这位姑娘且容我解释,我乃肃州人士,从军前曾与一位姑娘有约,只是回乡时才知道她已去了长安,特来寻找”
“哈哈哈——说来军爷真是幸运,听说在怛罗斯两万官兵全军覆没呢”另一位女子有意挑逗,
“哼,姑娘有所不知,恒罗斯城下十万尸首,八万皆是那大食人,大食惨胜,却免不了年年来朝岁岁上贡!”
“哇,军爷神勇,万人莫敌——”
“够了,我是来寻人的——”男子有些并不耐心了,
“瞧你,军爷,这醉春楼岂是寻人之地,”一位年纪稍长,满满脂粉气的女子说,“不如军爷去别处打问打问”
“说来也是,唉——”男子叹了口气,缓缓离去。
“好险,可不能让人知道这桃夭姑娘也是肃州人,不然我们这生意怎么办!”
她——桃夭,此刻正在房内,她的闺房终日过客匆匆,熙熙攘攘。她没有听到门口的话语,他也不会知道她就在楼上,尽管,相隔咫尺。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
“陆将军又来了呀,”往日花枝招展的女子此时似乎无心接客,“听闻安禄山、史思明起兵造反,不知将军可知此事?”
“知道,洛阳沦陷,我特来向桃夭姑娘告别,然后随军讨逆。”陆将军答道,说罢,转身上楼。“瞧人家桃夭,风姿翩翩,才几周功夫,就拿下一个将军,我这一辈子是找不到个好人家了,对了,陆将军,可要好好待我们桃夭啊!”陆将军早已消失在楼梯里。
“姑娘别来无恙?”
“让将军费心了,”桃夭轻声答道,“怎么,将军今日又来找我?”
“想必姑娘也知道一二,安禄山史思明造反,洛阳失陷,我即刻随军出征,所以,来向道一声——嗯——保重!”
“不必了,愿将军保重,小女子不足挂念”
“姑娘此言差矣,待我回来定为姑娘赎身,然后——”
“谢将军好意,敢问——将军——何日归来”她的声音稍有些颤抖
“有高仙芝将军在,不出数月!”说罢,手握横刀转身而去。留下桃夭一个人掩面抽泣,她还记得五年前,在肃州,一样问了句“何日归来”,然后孤身一人,被骗到长安,“那位文公子,想必也长眠怛罗斯了吧,就算回来,也不会要我的”房内只剩她一人,自伤身世。
唐天宝十五年即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
此刻的长安,人心惶惶,阴云密布,醉春楼也弥漫着不安的气氛。
“张大人别喝了,快讲讲潼关怎样了”一群女子围着一个醉醺醺的官员,桃夭只在一旁默默注视着。
“唉,圣上糊涂,听信谗言,枉杀了高仙芝封常清两员大将啊,后命哥舒翰为将,哥舒翰跟高仙芝一样坚守不战,圣上强令其出兵,不了中了埋伏,二十万官兵尽被屠戮,所剩无几,哥舒翰也成了俘虏,唉,不出几日,就没有长安了——”说罢,猛饮数杯。
“那陆将军呢,桃夭,快写信问陆将军啊”
“兵荒马乱的,怎么送呢”桃夭的声音有些清冷,清冷到绝望。
“太祖太宗皇帝在上啊,这还是大唐吗?”张大人雷霆般的怒吼突然想起,充斥着醉春楼,“陛下,你糊涂啊,瞧瞧这是怎么个朝廷!李林甫口蜜腹剑,杨国忠卖官鬻爵,满朝文武,多少混账!想我大唐百余年来,百姓安乐,宇内皆服,可曾有今日,可曾有个为美人不顾江山的皇帝!好,待明日早朝,就把这十余年的怒火统统喷出!”说罢,缓缓倒下。
“张大人!”
“大人您没事吧!”
“我,没事,”雷霆过后,张大人的声音只剩苍白,“诸位,去门外再看一眼大唐吧,只怕明日就在也不是今日的大唐了。”
次日,一长队车骑缓缓离开,人们知道,离开的是唐玄宗与他的宠妃杨玉环,人们不知道,离开的还有那个繁盛的大唐。
突然,只见一人奋力跑出几步,然后随势跪倒,高呼:“陛下啊,陛下啊,陛下何日归来啊!”正是昨晚烂醉的张大人。
“那我又何日归来呢?”桃夭看着远去的车骑,自言自语,“我的二十年里,从来没有归来二字。”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郭子仪收复长安
“这么大的长安城,怎么找啊”陆将军低声哀叹,
“哈,身逢乱世,人就跟秋风里的落叶一样,飘零无依”郭子仪的声音冷峻而又威严,“别找了,找不到的。能从潼关下捡回一命,你足够幸运。”
“愿姑娘一切安好”陆将军低声自言自语到。
那桃夭姑娘身在何处呢?诚如郭令公所言,这样一个乱世,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风尘女子,谁会知道谁会在意——她在哪她去了哪她怎么样?
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龟兹(安西都护府)
“文将军,你手里这刀怎么这么多年不换啊”安西大都护郭昕问道,
“回都护的话,”当年的文公子,如今已是须发尽白年近七十的老将军,“这是当年的上司赵将军战死之际交给末将的。”
“在怛罗斯?”
“正是。”
“嗯,全安西军最数你年长了,真没想到你去了长安还能回来,”郭昕说到“走,随我出去看看,连日血战,大家都不容易啊。”
营外,黄埃漫漫,残旗猎猎,众兵士围着郭昕,
“大都护,我们会不会都死在这”,“二十年了,怎么不见援军啊”,“听说援军不日就到,是真的吗”一个声音接一个声音,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
郭昕不胜感伤,但他答道:“众将士听好了,方才得报,朝廷已收复北庭,只要我等再坚守三日,援军一到,杀退吐蕃,然后我带领大家同去长安,向天子报捷!安西军何在?”
“在——”此时的安西军虽已是一群残兵,但这声音依旧扬起一片黄沙。
文将军没有激动,他知道,或许所有人都知道,不会有援军到来,因为大唐已不是那个大唐。但大家依旧打起精神在沙场高呼,虽然他们终将成为黄沙里握着刀枪的尸骨。文将军望了一眼东方,猛然想起在哪里有人问过一句“何日归来?”
“永远不会回来了”他自言自语。
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攻陷北庭,安西军从此失去同朝廷的一切联系,孤军坚守安西四镇十八年。
次日,龟兹沦陷,安西军全军覆没。
(顺便以这篇小说缅怀一批中唐将领,纪念镇守安西一百六十余年的大唐安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