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随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小张约莫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没有问候的话,也没有回信地址,只有这三个写的字,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第一章《伊甸园》
名为苏菲的女孩回到家中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寄给她却没有寄件人姓名与邮票,内容更是奇怪,仅仅三个字,让苏菲摸不着头脑。苏菲随着信件的提问与引导开始思考起哲学的问题,从人本身联想到社会,到宇宙,少女在光怪陆离的生活中探寻哲学,少校的小屋、会说话的动物、写着祝福的香蕉......周围变得魔幻起来,苏菲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与古希腊的大师探讨哲学,与奇奇怪怪的小动物交流。终于,少女苏菲找到了艾伯特,艾伯特为苏菲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串联起哲学史的故事。这时,频繁出现的席德不再止是个名字,苏菲发现了自己是艾伯特少校送给女儿席德礼物的书中的角色。于是艾伯特与苏菲携手向艾伯特少校发出攻击,逃离了书的世界到了现实。
《苏菲的世界》是本小说,同时也是本哲学书。通过与日常紧密相关的故事来串联哲学的经典的问题:我是谁、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无疑是一本适合给孩子阅读的哲学启蒙书,进入书中的奇幻世界,和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苏菲一起探寻哲学的世界。苏菲从开始的疑惑到能顺着引导进行思考,最后能主动提出并解决一些哲学的问题,养成哲学思辨的思维,最终引入哲学的价值——质疑与探索。
书中关于哲学问题的探讨多注重在现实的问题与时新的话题,探讨生态、宗教、世界和平等,对于深奥的的哲学派别则讨论较少,这使其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读者基础。小说剧情虽然较为分散,却通过一封封书信、录像带连接起来,激发读者的思考。关于各种带文字的奇怪物品的伏笔也有精彩的反转,书中的人物出现了自我意识并逃离到现实,这样的故事新颖且吸引读者。《苏菲的世界》有了这样有趣的叙事,哲学不再晦涩艰深、束之高阁,而是如同爱丽丝迷失的仙境一样丰富多彩、光怪陆离,不禁追随“三月兔”的脚步,踏入哲学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