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春秋、虫鱼鸟兽、故里风物,这些普普通通的人间烟火,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竟然生生地击中了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汪曾祺先生是一个真正用心生活的人。
在这本《万物有时》散文集里,舒舒缓缓、如话家常、轻松有趣,文字间处处流淌着清新淡雅的灵动。
汪曾祺先生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他虽在人间烟火之中,却对世俗生活保持浓烈的兴趣;
他虽在浮躁的世界里,却淡定得如一面映现万物的镜子。
这就是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态度。
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生活态度。
01 草木春秋
花园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拔断草颈的声音、红色的紫苏叶子、屁股撅来撅去采蜜的土蜂、夏日里头上乱跳的雨点、冬日里冰心腊梅的花朵……
还有大人们吃酒打牌的喧闹、最怕在园子里翻出的鼻涕虫、不会叫的哑巴蝉……
小小花园承载着汪曾祺童年的记忆,也唤起了我们儿时的味道。
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昆明的菌子、雨季的杨梅、挂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一点淡淡的乡愁……汪曾祺嘴上说的是怀念昆明的雨,可字里行间流露的分明是追忆在西南联大读大学时的青春。
淡淡秋光
秋葵,花淡黄色,淡若无质,花瓣内侧近蒂处有檀色晕斑。花心浅白,柱头深紫。
凤仙花有单瓣、复瓣。单瓣者多为水红色。复瓣者为深红、浅红、白色。
秋海棠,矮矮的草本,开浅红色四瓣的花,中缀黄色的花蕊如小绒球。
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秋葵、凤仙花、秋海棠、梧桐……咏秋不言秋,但我们已然觉察到了淡淡的秋意。
人间草木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
来了放蜂的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顿了。
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
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铺盖。
地上排着油瓶、酱油瓶、醋瓶。
一个白铁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蜜。
外面一个蜂窝煤炉子上坐着锅。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锅开了,她往锅里下了一把干切面。
不大会儿,面熟了,她把面捞在碗里,加了作料、撒上青蒜,在一个碗里舀了半勺豆瓣。一人一碗。”
汪老先生用不带任何煽情的朴素语言,在平铺直叙之间,就把最为寻常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描述成温情脉脉的人间烟火味儿,在书墨纸香之间肆意氤氲。
荷花
“下雨了。
雨打在荷叶上啪啪地响。
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
一阵大风,荷叶倾侧,雨水流泻下来。
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
荷叶枯了。
下大雪,荷花缸里落满了雪。”
所谓的现代生活,每天都沉浸在刷短视频时分泌的多巴胺的刺激之中。
对虚拟世界的沉迷,让我们忘记了真实世界的人间草木。
汪老,让我们在一草一木一花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体味平淡的幸福。
02 虫鱼鸟兽
夏日的昆虫
“或问:你写这些昆虫是什么意思?
答曰: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
汪老的文笔一向闲适自由,慢慢品味赏读,必定能读出夏日的盎然趣味。
呼雷豹
“居住在城市里的青年,能说出好多汽车的牌号:丰田、福特、奔驰,还有一些曲里拐弯很难念的牌号,并且一眼就分得清坐车人的级别。
对马的区别,就很茫然了。”
雁不栖树
苏东坡《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雁不落在树上,只在田野苇丛间,这是常识,苏东坡会不知道?他是知道的。
雁为什么不能栖在树上?因为雁的脚趾是不能弯曲的,抓不住树枝。
雁、鹅、鸭都是这样。
不能“赶着鸭子上架”,因为鸭脚在架上待不住。
汪老经常惊叹群众对生活的观察的准确而细致,汪老何尝不是如此。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瓢虫是做得最精致的昆虫。
瓢虫是昆虫里面最漂亮的。
落叶
汽车开过湖边,
带起一群落叶。
落叶追着汽车,
一直追得很远。
终于没有劲了,
又纷纷地停下了。
汪老说:长句子是没有味道的。
平淡自然、简短紧凑的几个短句,瞬间营造了韵味无穷的意境。
03 故里杂忆
高邮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
汪曾祺老先生是江苏高邮人,《故里杂忆》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萦绕着浓郁的思乡情愫。
高邮,有汪老熟悉的乡居、熟悉的乡亲,还有熟悉的乡情。
汪老的故土乡情,不是沙上建塔,而是真情流露。
正如汪老在《我的世界》中所说的:“我熟悉这些属于市民阶层的各色人物的待人接物,言谈话语,他们身上的美德和俗气。”
铁桥、静融法师、阎和尚、薛大娘、靳德斋、马道士……这些普普通通的高邮乡亲,他们虽地位不同命运不一,但是他们淳朴善良的人性全都沉浸在汪老朴实无华的笔墨之中。
此间有真趣,味是故乡浓。
在描写高邮风物时,汪老同样从不吝惜笔墨。
从拆得光光的善因寺、臭河边的天王寺,到泰山庙后的文游台、东头街上的草巷口,再到指南方丈的三圣庵……江南小城这些带着文化意蕴的庙台楼馆,带给我们的不是历史沧桑的悲苦,而是抚慰乡愁的温情。
人间烟火味,最是抚人心。
浮躁之时,不妨看一看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