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
你好,我是克哥。
今天这篇文章和你分享我在6月份看过的三本好书,最后会附上完整书单和6月成长总结。
第一本,《见识》
这本书出自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认知升级类三部曲《见识》《态度》《格局》,我个人认为只看第一本就完全足够了。
在这本书里,吴军老师认为一个人的成就,最重要的就取决于见识,他在这本书中提供了诸多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看待问题的视角。
这本书我读得不快,22万字,大概4个多小时读完。是相对不错的一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多观点也有启发。
如果说最有启发的一点,其实是他对于金钱的理解。
他在书中这样说道,“金钱的本质是什么?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又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的支配权。
一个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了有用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
每个人金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的总量,当你有效花钱时,就等于有效的利用了社会资源。
而利用了社会资源,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时钱的意义才体现出来,如果钱放在不用,就失去了这个意义。
很多人舍不得花钱去享受精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这其实是让自己失去资源进步的可能性。如果把钱浪费或者烧掉,实际上相当于将自己对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放弃了。
用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生活。
更是因为未来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钱有效的花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好的起点,才能有好的未来。
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那么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其实这和著名投资人纳瓦尔所提到的「专业化」有类似的意思。
亦即无法被培训出来和被取代的稀缺性,以及对专业的热爱程度。有了热爱,你在打造、积淀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够乐此不疲。
我也是不提倡过度攒钱,也不提倡过于消费的,而是思考如何拿出一定比例的金钱用于投资自己和体验生活上。
如何把钱进行有效的花费,这是我们需要持续考虑的事情,无论是投资自己,还是创业、亦或投资皆是如此。
就像段永平所说的,他对企业某方面的支出说成是投入,因为它和产出挂钩,并不是单纯的消费掉了。
如果把投入产出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比如买书,那就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投入,因为它是典型的价值大于价格。
一个人把他一生的经验、认知、阅历放在一本书里让我们得以一窥内里,却几乎和纸张相同的价格售卖,几乎没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了。
第二本,《臣服实验》
作者用自传的形式记述了他“传奇”的一生。
作者在他20多岁的某一天偶然觉醒,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头脑中的声音、也就是源源不断的想法。
他非常想要搞清楚这一切,于是踏上了瑜伽、冥想修行之路。
随后进行臣服实验,亦即无为,把自己头脑中的主观想法和情绪全都拿掉,让生命之流掌控自己生命的走向。
无为,而无不为。
在此过程中,他不让自己的主观情绪发挥选择作用,而是接受命运的一切馈赠。
同时,饱含热忱、专注投入在每一个当下之中,不计回报,反而收获了物质世界的富足和精神世界的圆满。
这本书就是记载了他的心路历程,非常好读,文笔顺畅。
下面是一些对我有启发的摘录:
1、旅途开始于对我的觉醒,对自己内心恐惧的探寻,它在对我和生活,以及世界的关系地不停探索中。
从不自知到自知,从自知到对抗,从对抗到控制,从控制到放手,从放手到臣服。
2、生活很少以我们期望的方式展开,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我们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然而,我们又不断东奔西走,试图控制和决定将会在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事,也难怪总是有这么多的紧张焦虑和恐惧。
我们总认为事情应该以我们想要的方式出现,而不是各种造物之力的自然结果,我们日日都以自己的想法为重,罔顾眼前现实。
3、从现在开始,如果生命在以某种方式展开,而我反对它只是因为个人偏好的话,那么我将放弃个人好恶,让生命来做主。
如果生命让一些事情发生,那我就把它们都当成是来引渡我的。生命本身似乎比我更清楚这些事,让生命之流掌控一切。
第三本,《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投资逻辑篇》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段永平。
段永平是著名的企业家,投资人,被称为“中国巴菲特”。创办了小霸王、步步高、vivo和OPPO等耳熟能详的品牌。
在01年投资网易赚了100多倍,15年作为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预估1000-2000倍,也是创始人黄峥的人生导师。目前重仓茅台、腾讯、苹果等优质公司。
他不管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投资人,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本书就整理记录了他在某投资社区上的问答。
这确实是本好书,常读常新。读这本书过程里我经常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虽然它很散,是由问答和对话所组成。但是贯穿始终的,是一条价值投资的大道。
对于巴菲特和段永平这些人来说,他们取得成就所凭借的,也无非是几个看似简单、朴素直白,却影响深远的原则。
对于他们而言,投资确实很简单,因为经过多年的不断修炼,已然悟了投资的大“道”,并且在“术”这一层面上保持着精进。
比如不懂不做、不上杠杆、不做空等等。每一条都是他们几十年经历的沉淀,包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学费才学会的理念。
下面是一些对我有启发的摘录:
1、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
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
2、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
用我这个办法投资,一生可能会失去无数机会,但犯大错的机会也很少。(依然没办法避免犯错)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内,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
3、知道,和从骨子里相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4、 投资非常像种田,是个结硬寨,打呆仗的过程,所以投资者就像农夫。投机则像狩猎,是个零和游戏,投机者之间互为猎物,非常刺激。
6月完整书单:
6.2《见识》****
6.4《态度》
6.5《格局》
6.8《偷师学艺》***
6.9《臣服实验》****
6.10《精进》《一年顶十年》
6.15《创业维艰》***
6.16《好好学习》
6.18《好好思考》
6.20《写作这回事》***
6.25《傅佩荣聊庄子》****
6.29《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投资篇》*****
6月整体小结:
这个月感觉过得非常慢,可能是因为每天的日程和收获都比较满。
重要事件包括:
进一步搭建了知识管理框架。
对金钱、圈子和知识付费的认知有所改变。
尝试一边读书一边输出的方式,整体效率有所提升。
关键词:
迭代(始终保持开放心态,思维的颠覆与重构)
时间(时间重要性的认知在不断加深,同时思考其杠杆性)
减少Ego(利他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视角)
生活方式( slogan:让终身成长成为更多人积极的生活方式)
计划:
重新梳理IP定位。
终身成长社群的筹备与上线。
工作:
文字:30+篇
视频:3个(数量不合格、内容方向也有待调整)
投资:整体不变,有所加仓。
记录:思考、金句、素材*N
自媒体IP闭环逐渐清晰。
成长:
读书13本
电影18部
跑步6次
冥想30次
早起30次
健身30次
写作30篇 保底6W字
阅读、播客和音乐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