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愣住了,我的处境十分荒唐——我在一家咖啡馆里,午夜时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眼前的人在跟我讲,菜单的封面上有关于改变客人人生的启示。
一般的度假可遇不到这种事情。我当时不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那个夜晚等待我的还有很多。凯茜看着我说:“你看,约翰,一旦你真的问出了那个问题,寻找答案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你会发现你早晨醒来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那个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天中,你脑海里也会时不时闪过那个问题。它有点儿像一扇门,一旦你打开,就很难再关上。”我意识到,“你为什么来这里?”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并非我一开始看到时以为的那样。通过凯茜的话,我明白了,那个问题并非简单地在问人们为什么来这个咖啡馆。“没错,”凯茜打断了我的思绪,“问题与咖啡馆无关,而是在问一个人为什么存在。”我靠在卡座的靠背上,环视四周,感到震惊。“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我心想。我努力理清思绪:“凯茜,我只是想吃点儿东西。
你刚才说的那些话让人觉得非常诡异。如果你刚刚讲的那扇门和每天闪过脑海的念头都是真的,那为什么要问自己这种问题呢?我就从来没问过,我现在也挺好的。”
凯茜放下菜单。“是吗?”她问,“你真的挺好吗?”她说“挺好”的时候带着一丝善意的嘲弄,好像在引导我去解释什么叫“挺好”一样。“很多人都觉得“挺好’。但有的人就是要寻找比‘挺好’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更棒的生活。”“所以他们来了这家‘为什么咖啡馆’””我也用讽刺的语气说道。“有些人是的。”她的声音柔和而平静,“你来是为了这个吗?”她把话题绕了回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我甚至不确定自己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如果我坦诚面对自己,我得承认,我多年来都在想,除了我已经体验到的事物,生活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并不是说生活很糟糕。
当然,生活偶尔令人沮丧,尤其是最近,可我有体面的工作,也有知心的朋友。生活还好,甚至可以说挺好。可我心底隐约有种别样的感受,就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是因为产生了这种感觉,人们才会问出那个问题。”凯茜说。
我惊呆了。她再次道出了我的想法,而且我突然意识到,她的话可能是对的。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又来到了悬崖边。这一次,我往前迈了半步。“凯茜,能再多跟我说说那个问题吗?”她点点头:“我刚才说,问出这个问题就好比打开一扇大门。人的心灵也好、灵魂也罢,不管你用什么词形容,它都会去追寻答案。
这个问题会占据提问者生活的优先位置,直到他有一天找到答案。”“你是说,一旦有人问自己‘我为什么来这里?’他就再也无法抛开这个问题了?”我问。“不,不是无法抛开。有的人只是不经意瞥到这个问题,也许还仔细看了,但最后依然会忘记。
有的人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想知道答案,他们就很难再忽视这个问题了。”“假设有人问了这个问题,也找到了答案。”我问,“那然后呢?”“这是件好事,也是件很有挑战性的事。”她笑着说道。“我刚才说,提问这个行为本身就能产生寻找答案的动力。”“要是有人找到了答案,就会产生另一股同样强大的力量。
人们一旦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存在,找到了活着的目标——他们就想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就像藏宝图上代表藏宝地点的×。一旦看到了×,你就很难假装没看见,很难不去寻宝。
回到我们说的具体问题上,一旦有人知道了他们来这里的目标,他们从情感上、甚至从生理上,都很难不去尝试实现那个目标。”我往后靠了靠,努力体会凯茜讲解的一切。
“这么说,提问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我答道,“我就说嘛,人最好还是永远不要问那个问题,继续原有的生活,不要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凯茜看着我:“可有人选择提问。只要时机成熟,每个人都得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只好紧张地大笑。想到自己之前迷路时终于看到街灯有多么兴奋,现在的我不知该作何感想。“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我说。“我希望你不要觉得这些事情要‘面对’,而是要“迎接’。”凯茜回应,“你知道吗?你之前形容的那种感觉,不是一种别人告诉或描述给你听的感觉。如果有一天你决定放下那种感觉,就勇敢做出选择吧,只有你自己才能给你自己做决定。”说完,她站起身:“我得离开一下,去看看你的特色早餐做得怎么样了。”
我已经完全忘记了我点的早餐。她一提醒,我才慢慢回过神来,原来我依然坐在一家咖啡馆里,依然饥肠辘辘。我的大脑飞速旋转。我低头看看菜单,重读了一遍第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比起第一次读的时候,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已经有了全然不同的含义。我努力回忆凯茜之前的话:“这是在问一个人为什么存在。”
我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好像某种东西正拽着我去问那个问题——我还记得我和凯茜交谈时在菜单上瞥到一眼的那个问题。
我为什么来这里?
我记得凯茜说,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真是疯了。”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揉了揉眼睛,“我只想吃点儿东西,加点儿油,找个地方打发几个小时。
我为什么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呢?”我把杯中的水喝了一半,放下杯子,发现迈克站在我桌旁,手中拿着一个大水壶。“要加水吗?”他问,“你好像需要多喝点儿水。”我接受了他的提议,他便给我加满了水。“我叫迈克。”他说。
我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很高兴见到你,迈克,我是约翰。”“你没事吧,约翰?我走过来的时候,感觉你正在陷入沉思。”“差不多。”我重新坐下,“凯茜刚才跟我解释了菜单封面上的那行字。
我还在努力理清思绪,琢磨它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我一说完,就意识到迈克可能对我和凯茜刚才的对话一无所知。虽然他是店主,但想出那个问题和封面提示的人也可能是凯茜。好在我的话没有让他产生丝毫疑惑。
“哦、那个问题可不简单。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期面对那个问题。有的人在小时候就想清楚了,有的人长大一些才开始想,还有人终其一生都没想明白。这个现象其实挺有意思。”看来迈克似乎对我们的交谈过程了然于胸,我决定把我心中的疑惑向他吐露一番。
“迈克,凯茜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他的生活就会发生一些改变。”我指了指菜单,“我想知道,他们之后会怎样?”迈克扫了一眼菜单:“你是说他们提问之后?还是找到答案之后?”我愣了几秒钟,仔细想了想他的问题。“两个都有。关于一个人如何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答案之后又要怎么做,我们没有聊太多。她只是稍微跟我解释了一下,找到答案的人会是什么样。”“好吧,关于如何找到答案,我认为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统一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些技巧,我认识的人就是通过这些技巧找到了他们的答案。”
我想接话,但一时不知说什么。我的直觉告诉我,关于如何寻找那个问题的答案,我如果发表一番见解,可能就更难回避向自己提问这件事了。“确实是这样。”迈克说,“换了凯茜,她也可能会告诉你同样的道理。”他似乎也知道我在想什么,尽管我根本没说出口。
对此我只是稍有些惊讶。其他人寻找答案的方法,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兴趣知道。毕竟,我连自己想不想提出那个问题都不确定。“迈克,还有另一个问题呢?找到答案的人会怎么做?”迈克笑道:“这样吧,我先去看看你的饭做好没有,回来再回答你的问题。”过了一会儿,他端着摆满盘子的托盘回来了。“这些都是我的吗?”我问。难道菜单上我点的套餐下面还有两大段介绍被我看漏了?“当然。一份早餐里面有煎蛋卷、烤面包片、火腿、培根、新鲜水果、炸薯饼、饼干,还有单面煎的薄煎饼。”我环顾四周,想再找三个人和我一起吃。
“除了这些,我们还有配烤面包的果冻、配薄煎饼的糖浆,配饼干的蜂蜜,还有专门配煎蛋卷的特制土豆沙拉。幸亏你饿了。”“哪有人会饿成这样啊!”我说。“约翰,你会吃惊的,有时候你只是没意识到,你早已准备好接纳新事物了。”迈克把餐点放在桌上:“约翰,我得和那边那对儿情侣多说几句,我一会儿就回来,如果你还想聊,我们可以接着聊。”“好啊。”我看着面前的盘盘盏盏,“没问题。”
我开始对付桌上的食物。我吃掉一些煎蛋卷、烤面包和水果时,凯茜来了。“怎么样呀,约翰?”我咽下刚吞进嘴里的食物,说:“不错。早餐棒极了。”“你好像比刚才精神多了。”我确实精神多了,刚进咖啡馆时把我吞没的那种沮丧感几乎完全消失了。
我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你为什么来这里?”这个问题上,全心投入接下来的讨论中,其他的一切都成了次要事项。吃到一份美味的煎蛋卷,对我多少也有点儿帮助。“你想自己吃?还是想有人一起聊聊?”凯茜问。
“当然希望有人一起。其实我还想和你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我一直在思考,但还是有几点困惑。”“有什么我能帮忙解释的吗?”凯茜问。
“我不明白菜单上的问题。要是有人问自己为什么来这里,通过某种方式搞清了他的目的,他带着这份答案,接下来要怎么做呢?”凯茜顿了顿:“首先,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解开了这个谜题,答案属于他自己。
关于接下来怎么做,他们有完整的、决定性的话语权。”我思索了一下:“我想,如果有人想出了自己来到这世上的目标,他们一定想知道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方法。问题是,要去哪儿寻找这个方法。”
我看向凯茜,感觉她其实什么都明白,但她要等着我自己想清楚。“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望着她:“能给个提示吗?”“要不我举个例子吧。”她回答,“假设你想做一个业余艺术家,你想创作什么类型的艺术作品?”我想了一会儿。“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应该取决于我想成为什么类型的艺术家。或者干脆想创作什么就创作什么。”我停下话头,等着她评价,可她什么都没说,我只好细细思量自己刚才的回答。
“就这么简单?”我问,“一个人要是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意义做一切想做的事?”话一出口,我全身上下都兴奋起来,仿佛我刚刚发现一样独一无二且很重要的东西,我的身体产生了相应的反应。这个道理听上去太简单,简单到让人怀疑它的正确性。为了实现存在的意义,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所以,如果我的存在意义是帮助他人,那我应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只要它符合我对‘帮助他人’的定义?”我兴奋地问,对这个概念的兴趣越来越浓。
“对的。”凯茜说,“如果你觉得从事医疗行业可以帮助他人,那你就去行医;如果你觉得在贫困地区修建避难所才是帮助他人,那你就去盖房。也许你觉得,当一名会计,在税务方面帮助别人是你实现存在意义的方式,那就去做会计。”
我的脑子飞速旋转。我从未用这种方式思考过问题。在我过去的人生中,我所作出的大部分决定都是为了回应他人的期待,比如说家人的建议、文化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别人的看法。而现在问题不一样了。“那要是我的存在意义是为了成为百万富翁呢?”“那你就应该尽你所能,做符合你心中‘百万富翁’定义的事情。”凯茜答道,“如果这意味着结交其他百万富翁,那就去结交;如果这意味着努力工作攒够一百万,那就去工作。所有的例子都是一个道理,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做百万富翁’……我有点儿喜欢这个词,”我越来越激动,“我能买好几辆新车,没准还能买几套豪宅。”“这就是你的存在意义吗?”凯茜放低了声音。她的问题让我立刻停止了臆想。“我不知道。”“我和迈克聊这些的时候喜欢用一个缩写词。”她说,“比如说你在菜单上瞥到的那个问题。”我低头看了看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
“当一个人弄清了他为什么存在,就相当于定义了自己的‘存在意义(Purpose For Existing)’。我们简称其为·PFE’。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可以为了实现‘存在意义’做十件、二十件、甚至成百上于件事。他可以做任何事。我们有些客人清楚自己的PFE,并会尝试各种他们认为有利于实现PFE的活动,这些人通常对生活满意度很高。”
“那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对生活满意度很低的客人?”我问。
“这类人也做了很多事情。”她说。她顿了顿,我趁机说出脑海中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但是,他们做的那些事和他们的PFE无关。”凯茜笑了,我意识到这个结论需要靠自己悟出来。
“凯茜,如果我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也弄清了我的存在意义,那我怎么知道做什么才能去实现它?我的意思是,实现意义的关键可能是人、旅行、活动、经历或者其他各种事物。这简直是大海捞针。”她用一个问题回答了我。
我发现她经常用问题来回答问题:“约翰,假设你决定把了解如何造车当成自己的生存意义,并准备去实现这个PFE。你接下来会怎么做呢?”我沉思片刻:“我应该会读许多关于车的书。说不定还会去参观生产车的工厂,和有造车经验的人联系,听听他们的意见,还可能会去找一份能实际上手组装汽车的工作。”“你会始终待在同一个地方吗?”
我思量片刻:“不,假如我真的想知道如何造车,我会前往世界不同的造车圣地参观学习,这样才能全面掌握造车技艺。我觉得,一个人要想知道如何实现自已的存在意义,应该去探索和迎接与PFE相关的各种事物,这就是我提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没错。”凯茜说,“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经历和知识。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当前’。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全世界的各种信息、人、文化和经历。”凯茜继续说:“在我们努力实现PFE的过程中,我们受到的外部限制少之又少,更多的限制是我们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你说得对。”我说,“我好像没有充分利用这个时代的优势。回想自己如何利用时间,我发现我每天几乎都在做同样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她问。我低头看看菜单。
你为什么来这里?
“也许是因为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说着指指菜单,“我不知道我来到这世上到底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我只是在重复大多数人在做的事。”“根据你的经验,做‘大多数人’在做的事能帮你实现自己的存在意义吗?”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