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景二 本文系原创投稿,转载请简信
要问现如今国内最火的电视节目形式是什么,那非真人秀莫属。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最早其实出现在美国。1973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电视台制作了《一个美国家庭》的专题节目,追踪拍摄了一个家庭在一年内的真实生活。之后,美国无线音乐电视台又推出了《真实世界》,用摄像机24小时跟踪拍摄居住在一起的7名20岁左右青年男女。但这些节目在当时没有多大影响。直到1999年荷兰的艾德莫公司推出《老大哥》,以及之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幸存者》,法国电视6台推出《阁楼故事》等节目后,真人秀才真正引起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
真人秀节目发展在国外已然趋于成熟,但是国内来说才刚刚起步,其发展模式基本是模仿国外基础上进行略微的本土化改造。2000年,改造后的《幸存者》在央视“地球故事”栏目中的播出,拉开了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序幕。但真正让真人秀在国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的是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自此之后,各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一直活跃在各大电视荧幕之上。
观众的追捧:通过《好声音》的“镜像”寻找自我
近期,热播了几个月的《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终于落下帷幕。虽然相较前几季收视率略有下降,但是总体收视率依旧雄踞同时段娱乐节目之首。《中国好声音》能吸引如此多观众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其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关于梦想励志的“镜像之城”,能满足观众身份认同参照需求。观众对《中国好声音》的狂热追捧,实质上是对《中国好声音》这面镜子中的“镜像”的迷恋。
何谓“镜像”?
镜像理论是由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他认为在婴儿成长至6到18个月时进入镜像阶段,也就是主体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婴儿随着在镜子前面肢体活动的增多,逐渐能将镜像与自身联系起来,通过“镜中自我”确认自己的身份。其是在与“镜像”的不断对比中形成“主体意识”,主体的建构过程也正是把自我想象成他者,把他者指认为自我的过程。
在观看《中国好声音》的同时,观众面对电视屏幕,就像是婴儿面对镜子,努力从镜子中寻找自己,确认自我。由于观众理解信息的心理机制是建立在自我已知的世界之上,用已知的问题去理解未知的问题。所以观看的过程也就是将自我理解成他者,或者将他者理解成自我的过程。观众也会像婴儿一样在镜子中寻找自我一样,向影片中的角色寻求认同,把自己的目的和欲望投射都参赛选手身上,然后反过来再与选手所体现的动机和价值认同。
《好声音》塑造了怎样的“镜像之城”?
❶真善美的镜像
在泛娱乐时代,很多娱乐节目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会采用各种手段,包括过度包装炒作,恶俗表演,毒舌点评和重口味对话。不管是选手还是评委都首先从表面上吸引眼球,而不是依靠好的声音。相较之下,《好声音》可谓褪去那些华丽的外衣,质朴地展现选手和导师最朴实真诚的一面。在这个节目里,没有以往选秀节目常见的华丽的服装,炫目的造型,更没有激情的伴舞,选手就站在台上专心地唱歌。《好声音》竭力展现学员和导师朴实真诚的一面,这样一份朴实无华透过屏幕,透过这面镜子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也为这份朴实所感动所激励,并对朴实加以认可。
❷梦想无敌的镜像
现如今,很多影视作品为吸引眼球,大肆宣扬“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梦想的力量常常受到否定,“草根逆袭”“一夜成名”更是将当代人置于虚荣浮躁、焦虑冲动之中。但在《好声音》里最常听到的便是汪峰问学员,不过这一季换成周杰伦不停问学员,“你的梦想是什么?”“请跟我们说说你的梦想”。它与以往选秀节目的不同,就在于它积极弘扬正能量,彰显真善美,肯定梦想与奋斗的价值。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观众努力总会有结果,坚持梦想终会成功。导师也始终以尊重、平等鼓励的姿态点评学员的唱作,激励学员的梦想。导师杨坤也曾在节目中谈起自己的坎坷经历和如今成就。通过这些,《中国好声音》在向观众提倡坚持梦想,努力奋斗的主流价值观念,唱出近年来中国的主旋律。这一点无疑契合了很多观众的心理需求。透过凝视这样一群人,观众得出梦想无敌的结论,它同时也激励着电视机外,也是镜子外那些受过挫折的人们不屈不饶,砥砺前行。
❸公平正义的镜像
《好声音》就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公平正义的镜像,帮助人们重新树立起信心。在节目流程中,无不凸显公平无欺的特征。尤其是“导师盲选”阶段,导师背对着学员,他们不了解学员的任何信息,包括年龄,外貌,性别,教育水平,家庭背景等等等等,评判的唯一标准就是“好声音”。而当有超过一位导师选择学员的时候,学员反而握有选择权,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借此在学员和导师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有些导师甚至会为争夺学员耍宝卖乖,这无疑拉近了与学员的关系,也拉进了与屏幕外观众的心理距离。观众们就如同身临其境般进入到一个处处彰显公平的“镜像之城”中,感受并认可着这种公开、公平的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尤其能激发电视机前大部分受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每个人都是《好声音》的参赛选手
我们每一个观众都是《好声音》的参赛选手,我们通过《中国好声音》筑起的“镜像”认识自我,理解世界,进而改造自我使之更符合“镜像”中的规范。而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其中,大众媒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受众对自身身份的定位和认同。
这一方面,诸如《中国好声音》这类的真人秀节目由于其彰显的“真”表现得尤为明显。真人秀选手在身份地位上跟受众更为接近,容易使其产生更强烈的心理联系和接近感,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扩大了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进行自我关照的实际效果。如果真人秀提供的镜像是有违核心价值观的,那么对于观众的认知发展便会产生消极影响,使观众沉迷于“镜像”之中。
因此,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的时代,作为观众的我们更要坚持自身的主体性,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认知理解周围信息。与此同时,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对所呈现的真人秀所呈现的“镜像”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切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参考文献:
1、[法]拉康,《拉康选集》
2、[英]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
3、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
4、[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
5、党蔚、同海怡,由《中国好声音》看中国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末路突围,东南传播
6、覃晴、谭天,《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新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