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一封信

发现了老爸的一本小笔记本,里面有一封信,是他出差做采购时写的一封家信,收信人是小舅舅。

老爸小时候只上了两年学,二年级还没学完就辍学了。因为爷爷病逝后,家里他是长子,只能到生产队里挣工分,他负责养牛。往事不提,关键是上学两年,三十岁时能写出这样一封信,我觉得很了不起。

特此留念:

是从浙江到黑龙江省的经过情况。

我自从11月6日离开元通到达上海,八号上车到哈尔滨,到了徐州上车的说:“你到哈尔滨?”我说是。他讲哈尔滨很冷,现在零下20度,你吃不消的。又到了沧州,下了大雪,很冷。第三天到了哈尔滨,下了车不太冷,住在哈尔滨市过了两天。12号上车到北安县。车上人说:“你自南方来的吗?”我说是。他说你到什么地方去?我讲到北安去。他说北安是很冷的,下了大雪,现在是零下20度左右,你吃不消。

我住了五个多小时,不太冷,又过了两个小时,看到了雪很多,到了北安是晚上5点多了,天很黑。下了车我去找旅社,找到了北方旅社,住在153房间。

第二天上午去找庆华水泥厂,找了两个多小时,找到了水泥厂郑天宝同志。老郑讲你从哪里来的?我讲是从浙江海盐水泥厂来的,黄厂长叫我来的,我马上拿出介绍信给他看。他看了说好,他说:“你住在什么旅社?”我讲住在北方旅社153房间。他讲今天下午叫老唐去看木头,我说好。老郑再问我要多少木头,我讲要两个车皮。他说两个车皮可装500立方米,我说500立方米最好。他说今天晚上来旅社。

我们三人回到旅社,等着他来。到了晚上6点左右他来了,老郑讲今天晚上叫老唐去林场,明天回来再讲。

又过两天,早上我们三人又去找庆华水泥厂郑厂长,郑厂长讲老唐回来了,木头很多,今年我厂国家给找六千木头,我也用不了。他讲车皮不来,你看什么办?我讲车皮不要紧,主要是办出口证的事。他讲厂里的书记讲出口证是不好办的,上年有两个车皮要去沈阳的,装柴片也不行,出口证办不来。我厂的老胡讲出口证要到县林业局,由林业所办的,老郑厂长讲叫林场的同志去办。

我们三人回到旅社住了一天,郑厂长来旅社给我们讲:“林场的同志到哈尔滨去给你办,你们放心。”

又过了三天,我们去找他,他讲还不回来。那天他打电话给我说要去找马局长。

又过了几天,我给老郑讲我厂的崔阿禾要回家,厂里工作很忙,老郑说:“好,你去吧!”

我们是从本月23号北安到哈尔滨,住上火车。第二天哈尔滨往东到大连,正式到达大连是24号上午,马上买船票,要到上海的船。大连去往上海的是晚上10时,阿禾住了三十六个多小时,到达上海是25号早上4时。

我和老郑住大连过了一天,25号下午又上车到北安,到北安是26号晚上5时多了。我们找了北方旅社164房间。

27号上午我和老胡又去找庆华水泥厂,郑厂长讲今天晚上他要回来,他在哈尔滨发电报给我,让我们两人心不要急,今天晚上来找我旅社。我和老胡回到旅社等他来,他晚上6点左右来了,讲哈尔滨的同志还不回来,他讲明天晚上再来。

过了两天他也不来,我和老胡很急。第三天上午我们去水泥厂找老郑,老郑讲:“他回来了,出口证是办不来的,我和你们明天去通北找林业局。”

我们去通北市黑河地区林业局去找张科长,找不到他,就找了供销科的同志,讲:“木头很多,发给你们南方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年是发长江以南一车也不发,长江以北是可以发的。你要,就去找科长。”

那我们三人回到北安旅社,我们跑了一天,冷得很,零下24度。老郑给我讲,明天早上打电话给张科长再讲。

12月2号,我打电话给郑厂长,叫他今天晚来我旅社,他讲好。我等到晚上9点多,他来讲今天打电话给张科长,张讲南方不来,江北可以给你发。老郑讲给我发江北,你有办法不?我给他讲我们再也不能待下去,我明天回家去了,我们回去给老黄讲木头很多,主要出口证办不来。我们说我们到济南车站去问,来的我办。郑厂长又讲张科长去问了,83年来的,给你发几个车皮也好。

从出来30天的经过情况。

1981年12月3日。

原来那时候去黑龙江采购木头这么不容易,居然花了一个月时间,最后还是没有买到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